期中考試后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成績(如何面對孩子期末考試成績)
隨著期末成績的公布,孩子的分數又一次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孩子學習?對于所有的家長來,最關心就是孩子的學習,對吧?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成績呢?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哪些?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影響孩子學習的主要因素有22條之多,家長你了解幾條呢?
在中國,不重視孩子分數的家長幾乎沒有,但絕大部分家長,在對待孩子考試成績的問題上卻有失偏頗。無論考得好考得差,怎樣處理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回應,幫助他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今天,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家長為什么這么重視分數?
家長狂熱追求好成績的背后,隱含著兩個推理:
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為了證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不免俗套又要舉例一番:
一個小孩6歲才會說話,10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能說他是差生嗎?他叫愛因斯坦。
一個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語只有33分,后來他開了家名叫“新東方”的英語培訓學校。他叫俞敏洪。
一個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第二次數學考了19分,第三次數學才考了79分。他叫馬云。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性舉例,并不代表低分的人有前途。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在自己年齡段里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家長再過分苛求孩子的分數,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績也只能考到班級第15名,卻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過剩的壓力。
試問,你想要一個次次考第一,但沒有周末、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沉默寡言的孩子;還是一個成績中等、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的孩子呢?
在身體健康、心理陽光的前提下,家長再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對待分數的合理態度。
家長法則第一條:成績與成長相比,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分數背后的信息,你分析透了嗎?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么怎樣解讀期末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第一步,分析試卷,找出丟分原因、擬定對策。
原因1: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復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煉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第二步,分析分數漲跌趨勢。
單科成績:
要把前后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蕩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系?)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體成績:
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早戀、網癮、癡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績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如孩子空間想象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游戲,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讓孩子多多大聲朗誦)。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
如何回應孩子考得好與不好?
A:孩子考得好——
1、可以給予孩子適當的物質獎勵(如給孩子買一套她很久就喜歡的圖畫書)和精神獎勵(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吻)。
雖然孩子是為自己學習,但好成績意味著付出了努力,這種努力值得獎勵。同時獎勵要在合理范圍內,不宜用物質刺激來誘導孩子養成利益驅動的心理。
2、幫助孩子進一步優化學習方法。問問看:同樣的分數,和別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犧牲了更多的課外時間呢?比如下面這個例子:
小剛和小明期末考試英語都考了100分,但小剛每天需要花1小時復習,小明每天只需要花30分鐘,雖然最后成績是一樣的,但從投入與回報的比率上看,小明的學習效率明顯更高。因為小剛每天集中一小時復習,小明則早中晚各花10分鐘復習,英語作為一門記憶性很強的語言學科,多次重復利于記憶,所以采用零碎時間分散復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B:孩子考得“差”,忌嘮叨、諷刺、挖苦
有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分數不理想,怎么解氣怎么說:“榆木疙瘩腦袋!”“一樣的腦袋,你怎么就這么笨!”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聽到這些諷刺,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時間久了,就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媽總罵我笨,我是夠笨的。”表面上看他們對父母的諷刺、挖苦無動于衷,其實這種內傷很難醫治,兒童心理醫生觀察就發現,那些看起來無精打采、自卑內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環境中長大的。
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產生“抗藥性”,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家長說“我說什么他都不聽”的原因。
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接納和幫助。回到最初那句話:不要因為追求成績而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長了,成績的提高才不再是難事。
更何況,
孩子早期成績具有虛假性和欺騙性
特別是小學的成績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實在是不重要,家長千萬不可過分的重視這個分數的高低。
從理論上講:
0-6歲階段,是兒童的良好習慣(包括心理習慣和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兒童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復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用一種能力的發展培養出90%以上:即“閱讀能力”!
但是閱讀能力,需要兩種條件才能發展起來: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一般幼兒一年的閱讀量要達到50-100萬字才可以使這種能力萌芽!
6-12歲階段,是閱讀能力(即學習能力的基礎)長足發展的最黃金時期。這六年,可以說,什么都沒有海量閱讀、大大提高閱讀能力的發展更為重要。
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游戲方式!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么這個孩子的天付聰明就被餓死了!
一般而言,一二年級孩子每年閱讀量不能低于100萬字(正常是100-200萬字之間),二三年級每年不能低于200萬字(正常是200-300萬字之間),四五六年級每年不能低于300萬字的閱讀量(正常是300-500萬字之間,有的閱讀量大的孩子可以每年達到1000萬字以上)。
6-12歲小學階段的孩子,不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是因為小學課本的單一性和膚淺性,遠遠不能滿足一個孩子的大腦成長的需求。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名著經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如天文、地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哲學、藝術等等百科知識),才可以讓孩子的智慧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孩子本已經全天在學校跟著老師聽課、做題,晚上還要加班完成大量的作業,這樣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如同入海撈針,實在得不償失。不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遍讀名著如同滿山種樹,最后收獲的是一片森林!其效果遠高于入海撈針,即便撈到了也只是一根針。
之所以說,小學階段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是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這種損失到了初中就開始顯現出來,很多中學老師都知道一種奇怪現象:那些小學階段單單靠投入全部時間和精力奪來高分的孩子,升入初中后成績下降神速,這些孩子越學越累、越學越不會學了;恰恰是那些小學階段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們成績上升力量強大、后發制人、潛力無窮!高中這種情況更為嚴重!進入社會后,當需要工作能力而并非成績單來評定一個人的發展時,這種分化就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程度了!
所以,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績,甚至有時候會被一些老師每天都在強調的分數所迷惑,不舍的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
可是,當孩子如同小苗一般營養不良而缺乏成長力量,到了中學階段前進乏力時,家長只會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卻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營養不良“。
小學階段的成績一定要平靜一些,不要追求分數的高低,要更看重為孩子后面的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
小學階段是植株成長剛打花苞(打基礎)
初中是含苞待放(努力發展)
高中才是怒放的階段(沖刺高考)
大學卻是新的更高一輪回的成長過程:更多的博覽群書和廣泛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打下進入社會的基礎),
20-30歲走向社會后,植株拔節成長、剛打花苞(做社會的學生),
30-50歲是含苞怒放(經驗豐富、精力旺盛、創造社會價值,把燦爛和芳香綻放出來!),
50-70歲是結子階段(人生的收獲季節)!
希望當期末分數公布了,家長們都能夠更正確地看待成績!不管怎樣,請鼓勵孩子們再接再厲,在人生的長跑旅途下,永遠保持信心和努力,這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