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終極秘訣(與孩子交談的8個黃金法則)
很多家長向互聯君訴說:“不知道孩子怎么想的”、“已經盡力了,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為此,青欖君整理繪制了“親子溝通的七大黃金法則”。掌握這七大親子溝通法則,孩子與您的關系將更加親密無間。
明白了上面7招,互聯君再與您分享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漢大學演講。
他走向講臺,不慌不忙地從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雞。臺下的聽眾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從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雞的頭,強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雞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讓公雞吃米呢?他掰開公雞的嘴,把米硬往雞的嘴里塞。大公雞拼命掙扎,還是不肯吃。陶先生輕輕地松開手,把雞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幾步,大公雞自己就開始吃起米來。
這時,陶先生開始演講:“我認為,教育就像喂雞一樣。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愿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充分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臺下一時間掌聲雷動,為陶先生形象的演講開場白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