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家長如何與孩子有效溝通的策略與步驟)
那么在親子溝通中,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呢?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1.平等交流,互相尊重
家長要把孩子當作是獨立的個體,盡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多問問孩子的意見、用心去感受孩子,不要有教條式的說教、命令的口吻、威脅的語氣,要低姿態的和孩子溝通。
2.懂得傾聽,鼓勵表達
家長要學會聆聽,讓孩子多表達。不要輕易打斷孩子說話,要在合適的時候給出肯定,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在認真地聽他的表達,這樣孩子會越來越喜歡表達。
3.理解共情,換位思考
當碰到一個問題時,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真正地為孩子著想。懂得換位思考,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家長的關心與愛護。
4.積極鼓勵,經常表揚
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都喜歡被夸獎和被鼓勵。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多去肯定和夸獎孩子的做法或想法,在我們不斷地夸獎和鼓勵下,孩子的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愿意溝通和表達。
5.愛的語言,多多益善
與孩子的溝通中,話語的交流不是唯一的方式,有時一張小紙條或一封信可能更能打動孩子的心。而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適時地一個擁抱、或者充滿愛意地拍拍小腦袋等也許是溝通更好的方式。
最后,還要提醒家長們別忘了,游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也是親子溝通的橋梁。我們想要更好地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世界,其實最好用的方法是培養自己的游戲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和他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