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媽媽美篇(成為媽媽的母親)
一、我的家庭
首先,我簡單介紹一下我自己吧,我是一位有一個15歲兒子的單親媽媽,孩子從今年6月開始休學在家。為了讓大家能更加清楚我的狀況,我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原生家庭和現在家庭。
我出生于河南西南部一個農村,父母都是農民,家里離縣城40里路,比較偏遠。媽媽是被人騙到河南的四川人(現在屬于重慶人),她由于是被騙的和不習慣河南的生活,所以一直不喜歡我們那個地方,整天郁郁寡歡,一直到在有我們姐弟三個以后,媽媽才回歸她勤勞的本性。
我是家里的老大,下面的兩個弟弟和我相差不大,加上母親當時的狀態根本就沒法帶我,所以我從小一直跟著奶奶長大,對奶奶的感情特別深,記憶中從來沒有和母親一起睡過覺,在我自己當母親之前,一直對我母親沒有什么感情,對母親的感覺只是可憐她而已,因為她是我們家的頂梁柱,由于父親身體不好,家里的所有農活和家務活都是她一個人干的,而且父親的脾氣很不好經常罵母親,有時喝醉時還打她,她在那里又無親無故。
父親是個重男輕女的人,在我小的時候,我經常聽到村里人說,我差一點就和同村的一個大我十二天的男孩交換,當時我知道后非常難受。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我自己當了媽媽后,我漸漸地對這些都釋然了,從那時起我和我父母的關系就好了起來了。
我知道對于他們那個年代的人,能把我們生下來養大就已經很不容易了,父母不說別的最起碼父母還給了我們生命,這就足以讓我們感恩他們一輩子了。
所以,我想說我們現在是已經做父母的人了,悅納自己的父母、修正原生家庭給我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我們必須的修行。
我和孩子的父親是在十年前因為性格不合和家庭暴力分開的。在辦理手續時,我什么都沒有要,我當時就想我們走到這一步,我也是有責任的,假如當時他不和我結婚,找另外一個人也不會有這么多麻煩和痛苦,在老家市里的房子我也不要,我希望他以后能再次成家時有地方住,孩子的撫養費我也不要,我知道他的經濟狀況不好,我想他有能力時是不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的,當時有很多人說我傻,我覺得我就應該那樣做,這是我做人的底線。
辦完離婚手續后,我突然有一種特別輕松的感覺,我不再害怕了,一切都釋然了。我是一個愛反省的人,從我倆有問題時,我就反思可能是我倆差別太太了,他的壓力一直很大,一直不幸福,說不定他找一個和他差不多的人,他會過得很好,因此,從我倆辦離婚手續的時候,我就已經放下,不生他氣了,再怎么說他也是孩子的父親,也是我當時自己選擇的。
我不希望我的兒子怨恨他父親,我想一個連自己親身父親都怨恨的人是不可能幸福的,所以,在后來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做得最正確的一點就是沒有對孩子抱怨過他的父親,一直告訴孩子,其實爸爸也很愛他,每年暑假都送孩子回老家去看他,看爺爺奶奶,孩子對爺爺奶奶、姑姑的感情都比較深。
在十年前,為了逃避我失敗的婚姻,我選擇了再次去讀書。在2004年的1月我參加了全國研究生統考,出人意料的是我竟然考上了。當時我就決定要去上,心想最差就是畢業后再回到原單位,大不了相當于我自己自費深造了一次,但是我想我要帶著兒子一起去讀書,假如孩子不能一起我就寧愿不讀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特別好的一位女導師,她同意也支持我帶著孩子來讀研。
這樣,我在工作了8年后帶著四歲多的兒子重新回到了課堂上,我覺得我特別幸運,我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當時我在學校里和別人合租的毛坯房,把兒子放在學校的校辦幼兒園上學,每天早上我把孩子先送到幼兒園,然后自己再去上課。下午下課再去把兒子接回來,晚上我們兩位媽媽輪流帶孩子,不帶孩子的晚上我就去實驗室干活。我的導師人特別好,我由于帶孩子,給她干的活不是很多,但老師給我補助很多,和我當時上班時的工資差不多,因此,上學的那兩年我娘倆基本沒有經濟壓力,孩子和我都很開心。
由于我是有工作經驗的,加上導師對我的耐心指導,我覺得孩子快要上小學了,孩子的教育更重要,導師也這樣認為,她就同意我提前畢業工作。我非常喜歡成都,所以我就在成都找了一個單位,在雙選會一開始就簽了協議。可后來由于我簽完的早,就在會場瞎轉,看到北京一家單位需要我的這個專業時,抱著好玩的心態,就向這個單位交了份簡歷,沒想到我竟然被人家選中了,當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北京的單位,因為如果我去這家單位,孩子就能落戶北京,我想這對孩子的以后發展有利,我是媽媽,為了孩子,我愿意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