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好家庭的重要性(管理學對家庭的重要性)
企業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公務員往大里說,那叫政治家嘛,大家都離不開家。所以家道如何,決定我們事業根本的發展。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從古到今有一句俗語,叫“清官難斷家務事”,好像很少有人專門把家庭管理作為一門學問來研究,或者讓它登上當今的學術殿堂。西方經濟學有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已經于二〇一四年謝世了。他是芝加哥學派的重要成員,當年他提出觀點的時候,也被認為是走偏鋒,不和于主流,結果他在科斯之后,一九九二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個人叫加里·貝克爾(Gary S.Becker),他寫過一本《家庭論》,里面也充滿了西方經濟學擅長的模型、數學,論述家庭經濟效率對整個經濟社會的影響、作用、貢獻。可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無法應用這樣的闡述,那我們就回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
今天的問題出在哪里呢?我們說出在教育上,出在文化上,出在觀念上。核心價值要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全國人民換一下操作系統,換一個心,心一變身就變,身一變行為就變,行為一變社會就和諧,社會一和諧國家就富強。整套邏輯就是《大學》的落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落實。可如果家處理得不好,內不行,外也不行。
家庭是我們真正的道場。不是有人愿意學道嗎?有人愿意出去燒香磕頭嗎?那可能學錯了。有位智者說過:“真理是無路之國,你不用跑,沒有路。”這句話怎么解釋呢?就是顏回向孔子報告的那個大通的境界,就是佛經里面講的圓覺的境界,就是我們在自己本職工作上兢兢業業的境界。
一個人在本職工作上全心全意為他人服務,必定成就。不需要多高的級別,不需要多大的財富,甚至不需要多大的知識量,只要誠心誠意、意誠心正地去做,就在當下修,就在此時、此地、此生、此身修,別往外跑。跑到外面是外道,走遍萬水千山未必能夠明白,因為家道家道,“道”落家中。家就是我們第一所學校,家庭管理就是我們第一應該完成的職責。
那家庭管理具體包含哪些內容?家庭管理分為五大類:家庭教育管理、家庭關系管理、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文化管理、家庭財政管理。
1. 家庭教育管理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聘請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教師對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對應英語是home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teaching in home。家庭教育簡稱家教。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
在家庭管理學中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
“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衛生(身)、營養保健(康)、安全防護(安)、運動能力(體)等四方面組成;
“為人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衛生(心)、道德禮儀(靈)、人際交往(交)等四方面組成;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策略(學)、思維能力(思)、科學素養(理)、人文修養(文)等四方面組成。
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構,使家長可以清晰、條理地按照三道的內容和標準來開展家庭教育。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標準的現狀提供了良好的解決依據。
2. 家庭關系管理
家庭關系是指基于婚姻、血緣或法律擬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準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一個家庭最初是由男女婚姻關系而構建,后來才衍生出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等其它家庭關系。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關系和子女成長;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社會人際交往方式。
3. 家庭健康管理
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家人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飲食營養習慣;生活起居習慣;閑暇利用方式;日常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保健。
4. 家庭文化管理
包括家庭目標規劃、家族傳統和家法家規。是一個家庭生生不息的源泉。
包括課內容:男性文化氣概培養、女性文化氣質修煉、家庭核心價值理念、家庭動靜態環境文化、文化育人要素、人性美德、性格塑造、興趣挖掘、“德”是遠行能力等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概念進行內涵的挖掘與體系等。
5. 家庭財政管理
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及家務管理,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另一個重要保障。
家庭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的經濟活動。理財也就是對資本金和負債資產的科學合理的運作。通俗的來說,理財就是賺錢、省錢、花錢之道。理財就是打理錢財。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職業計劃;消費和儲蓄計劃;債務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退休計劃;遺產計劃;所得稅計劃;兒童財商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