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如何調節?(青春期孩子叛逆怎么引導)
跨入初中校門的學生們,從小學進入中學,從兒童一下子變成了青少年,突然很不適應、有點不知所措,改變的不僅僅是固有的學習生活模式,還有交際圈子以及回不去的童年時光。這種改變,會讓他們的心里有落差、有不舍。
家庭教育是每一個父母必修的課程,國家也推出家庭教育促進法,主要是如何通過家庭教育的培養,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3年的家庭教育服務經驗總結:家庭教育應實現三個目標:第一個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第二個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第三個孩子的完成學業,家長你認可嗎?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教授,從幾十年的心理研究中發現,每個孩子一生會經歷3個叛逆期:第一階段是2至3歲的嬰兒時期,第二階段是7至9歲初入小學時期,第三階段是12至15歲中學生時期。
12至15歲的孩子剛剛進入初中校門,感覺自己突然變成了大人一樣,又恰逢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情緒上會很不穩定,時常有波動,不論是和同學、老師,還是和家長相處中,會產生很多矛盾、碰撞,很難心平氣和的相處。無論是誰教育他,他多半都聽不進去,出現家長、老師管不住的情況。這個時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父母或者是老師的控制和強加思想。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和孩子交流時一定要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交流,打罵的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只會把事情更加擴大化,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另外,面對青春期孩子表現出來的反叛,家長要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成長,讓親子關系保持和諧呢?
1、給孩子一個進入青春期的儀式。在孩子小學生涯結束后,可以給孩子辦一個畢業聚會,邀請好朋友來家里做客,讓孩子意識到,小學階段的結束是另一個新的開始。當然,畢業后,小學階段最好的朋友仍會是最好的朋友,大家未來還將一起成長。另外,還可以給孩子語重心長地談心,告訴他小學階段已經結束,你將是一名中學生了,讓他有意識地去接納和適應新的身份。
2、給孩子科普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變化,教給孩子一些應對的技巧和方式。比如結交朋友、為人處事時的技巧,待人要真誠、善良和禮貌。再如,情緒變動時要提醒自己,是荷爾蒙帶來的變化,而不是自己莽撞、抑郁和沖動。

3、放低自己的家長權威,對孩子多一點寬容。在孩子情緒失常時,不要為了所謂家長權威去打罵孩子,給予孩子私人的空間去處理自己的情緒,等孩子冷靜后再平靜地指出他的問題所在,并對他進行教導。
4、意識到孩子長大,減少內心對孩子的依賴。孩子兒時喜歡粘著父母,父母對孩子也會產生依賴。可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就要做好心理準備,給予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讓彼此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對親子關系更有利。

5、日常交流不只說學習上,還可以聊聊熱點事件、熱搜頭條等,讓孩子多了解多元化的世界。孩子反叛的爆發,多半是因為家長太重視學習了,但實際上,初中階段的孩子有著非常強大的求知欲,更愿意和父母聊一聊書本以外的事情,父母如果愿意和孩子參與社會實踐,進行人際交往,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舒緩青春期心理的不穩定情緒。
6、利用書信方式與孩子談心。日常的交流溝通容易受到語言表達的局限和情緒的左右,脾氣一上來,容易引發更大矛盾。如果彼此溝通不順暢,家長可以試著給孩子寫封信,用原始的方式傳達表達最深的關愛。
最后,想讓孩子"不叛逆"地度過青春期,還需要父母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精力引導。
有點"反叛"是青春期孩子的標簽,是孩子成長不可違背的客觀規律。陶行知先生說過:有了愛,孩子才會忽視生活中帶來的種種苦難,內心感受到美好和陽光。如果父母能懂得青春期階段孩子容易"反叛"的背后機制,調整自己的心態,并采取合適的方式引導教育,孩子仍然是"天使孩子",與父母仍然會心連心,在這個"青春期"一起陪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