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我的同學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數學教師,工作認真負責,是我們縣上的學科帶頭人,經常給縣上的數學老師作報告、講數學教學法,聲名遠播,德高望重,是我們省首批正高級教師。

最近他遇上了煩心事,他們學校一位女老師因為產假沒有老師上課,本來他的工作量已經滿了,但是沒有人上課,校長找到他,讓他承擔這個女老師一個班的教學任務,他欣然接受。
他接的這個班是一個平行班,班上有三四個學生純粹不聽講,還上課說話影響其他學生聽講,我同學第一次上課就遇到這個情況,批評了兩句,有點效果,第二節課還是這樣,于是我同學就講小話的兩個學生站在教室后面聽講,結果其中一位站了十幾分鐘結果暈倒了,于是家長把老師告了,老師向家長、學生道歉(那我們那里的土話來說就是下話以后才得以結束)。
我同學也很傷心,雖然還是盡心講課,但是對于這幾個學生上課的我行我素,甚至有點挑釁的意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能過去就行。他很傷心的是影響其他學生學習,但是似乎無可奈何。

記得在哪里看到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是教育路上的最大不幸。
案例二:昨日和洛陽一名著名校長交流,他講了一個很痛心的例子。
他朋友的小孩小學初中都非常優秀,是第一名的成績考到他們學校,但是進入高中以后,成績一路下滑,最后高考只考了一個職業高中,家長痛悔不已。
情況是這樣的,這小孩的父母都是在特殊崗位工作,常年不在家,小孩小學初中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是教師,小孩教育的很好。

到了高中以后,小孩的媽媽“退休”回來,擔負起照顧著小孩的學習,因為小孩母親非常優秀,于是對小孩的要求極高,每天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講很多道理,而且每次成績考下來,不能有第二的,不是第一的就要和第一的學生比,而且對小孩的所有行動都要掌控,動不動就到學校找老師,了解小孩的情況,本來很正常的考試失誤,家長都要小題大做。
最后這小孩非常煩惱家長的行為,開始是沉默,后來是叛逆、再后來是反抗,越是這樣,家長的控制就越強,最后母子矛盾很大,直接導致了小孩高考的失敗。
最后這校長總結一句話就是,對優秀孩子,家長就要閉上你的嘴,放棄說教、放棄比較、放棄控制,這是作為一個好家長最基本守則。
本文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