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竹(補山老人)
陶茹女士搞了一項社會調查,
旨在分析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關系。
調查的題目是:
“你小時候受人欺負時,
大人們如何表示?”
一個律師講,她小時候有一次被一個干部子弟欺負后回家向母親哭訴,母親很生氣地說:“當官的子女就可以欺負人么?咱找他大人講理去。”母女倆于是找到對方家長理論,直到對方家長賠禮道歉并嚴厲斥責了孩子才罷休。
一個老實農民講,他小時候常被街坊鄰居孩子欺負,他父親總是說:“離他們遠點,咱惹不起還躲不起么?”

一個刑事犯罪人員講,他小時候常和人打架,只要被人打敗了,哭著回家,爸爸便會狠狠打他兩個嘴巴,教訓說:“膿包,連他們都打不過還有臉回來見老子!”
一個政治家講,他小時也常受別人的氣,但母親教育他說:“小不忍則亂大謀。誰高誰低走著瞧。”
一個警官說:“他小時是孩子王,愛打抱不平,爸爸也是個嫉惡如仇的人,對自己有一定影響。”
一個哲人講,自己小時只要被人欺負回家告狀時,母親總是先批評他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有一個對的就打不起來,人家為什么單單和你過不去?”

編 輯 | 清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