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而言,真正必不可少的學習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高翔。我在教育行業里耕耘了近10年,接觸了大量各年齡人群,最深刻的體悟是:一個人的發展、突破和幸福,核心在于其心性水平。
如果一個人的心性突破不了,他的心性弱點諸如——信念不堅定、價值觀不清晰、懦弱、暴躁、魯莽、嫉妒、任性、自卑、自私、浮躁、優柔寡斷、拖沓、吝嗇等等,可能會伴隨他一生。
那他的事業,他與自己的關系,與父母、妻子、孩子、領導、下屬等的關系,都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很多問題。要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要么做不到不敢做很多事情,要么很難幸福,要么出現很多偏頗的行為。
一個人的心性突破很難,尤其是成年人。如果一個成年人,在小時候沒有打好做人心性的基礎,那他在性格基本固化之后,會犯各種各樣的小錯、大錯,有些大錯甚至是無法挽回的。
所以,我的觀點始終如一:在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最強的時候,要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幫助他打好做人心性的基石,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錯過了黃金塑造期,未來想補都不一定補得回來。
這就是我想解決的問題:用經典儒家文化,用《論語》,用古代圣賢的信念、價值觀、思維模式、行為模式去打好孩子的做人心性的基石,解決一個人的做人心性問題。
那具體怎么解決呢?
2022年,我想帶著家長和孩子做這三件事:
? 每天早讀:每天帶著孩子和家長早讀《論語》的一章,365天不間斷,《論語》有20章,一年可以讀上十來遍。
? 深度講解:每周的周六、周日19:30-20:10,我會給孩子們深度講解《論語》,一年系統講完20章,并對一周做反省。
? 深度練習:每天帶家長和孩子對《論語》所學,做深度練習,變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365天不間斷。
把這三件事做好,然后堅持個1年,甚至幾年。我相信一個孩子,一個人的心性會有很大突破。他成年之后,甚至一生,都會受益于此,并能自我進化。
那2022年的具體安排是怎樣的呢?
我把它貼在下面:
一年的時間,把《論語》20章給孩子們系統講解完。
那這個課程適合什么人群呢:
? 6-18歲的未成年人,他們有最大的可塑空間。
? 家中有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做人教育的第一老師。
? 18歲以上的成年人,雖然比18歲以前改變要難,但依然可以重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