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正常人成長到13歲左右開始出現(xiàn)青春期反應,12歲之前無憂無慮的生活,不會思考任何深層問題的狀況被打破,這個誰都怪不得,是上天的自然安排,科學說法是大腦發(fā)育到一定程度開始深層思考。
青春期是獨立思考的開始,情感發(fā)育的開始,初步人格形成的開始,對身邊的人和環(huán)境開始產(chǎn)生各種疑問,不理解又想理解,和幼年對世界萬物的疑問不同的是,開始對人類自身情感有更深層次的疑問,尤其開始對異性有情感反應的敏感。
這個時候的孩子不想盲目服從做任何事情,因為要建立初步自信,需要開始得到尊重,而刺激和求知欲會大于對未知的恐懼,想變得勇敢而突破自我,想嘗試任何新奇的事情,所以碰到大人沒有理由的要求肯定會更加抗拒,而中國父母大多也是不理解原因并強制執(zhí)行的,往往矛盾沖突加劇。這個時候的性格發(fā)展如果被父母強行打壓下去,不出意外,沒有心理學知識的幫助下,此人一生的性格都是壓抑并悲觀的。
對待這個時期的孩子,應該發(fā)現(xiàn)并擁護 ta 獨立思考能力的啟蒙,引導情感發(fā)育,如果父母有足夠的文化水平更是能引導孩子的思維,往正路上帶,需要更多的耐心,注意不是苦口婆心!應該相信孩子的叛逆是對未知的不理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時候父母和身邊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幾乎決定了孩子未來的人格發(fā)育和智商情商水平。
講到這里,準備生孩子的或者有孩子的人士可能要計劃怎么引導孩子了,估計大多數(shù)沒孩子的人就開始想自己青春期怎么被影響的,被帶壞沒有發(fā)育好什么的,這里請大家都不要糾結和擔心,每個人性格的獨特性和唯一性就是取決于不同的成長環(huán)境,人的成長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有的孩子父母進監(jiān)獄了,結果孩子自己發(fā)奮圖強;有的父母社會上層人士忙于應酬,只知道給孩子錢,結果孩子養(yǎng)成了花錢如流水最后敗家的特質。教育歸根結底的目的是讓一個人有獨立思考,判斷對錯的能力,并達到自我修正。沒有人一直正確,沒有人一直錯誤,在適當?shù)臅r候懂得自我調整,這才是最睿智的思維。
所以當孩子處在青春期矛盾心理的時候,無論是身為孩子做好自我培養(yǎng),還是家長的教育引導,最好的辦法是找到資料和書籍去了解,并靜下心來解決相關問題和疑問,形成自我認知對錯的能力。讓這個人培養(yǎng)出勇敢,堅強,自信的人格,這需要成長出強大的心態(tài),并能接受普世價值對自我的批判,以達到修正的目的,這就是青春期心理對終身成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