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個月時間,幫助國內一家繪本教育機構,打造了100多個社群。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建立什么樣的社群可以讓家長長期關注?如何幫助一個機構3個月內快速打造100個家長社群?今天樸龍校長將向我們一一道來。
目錄
一、社交紅利
二、親子閱讀社群案例
三、家長社群三段論
四、學校家長社群建設要點
社交紅利
1. 親子閱讀社群
在建立社群之前,我們進行了分析:現有的家長社群都是有一定周期的,班級或者學校建設的群,慢慢就變成了一個投訴和服務群。如何保證群長久發展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實踐,我們發現閱讀會成為一個大家長時間關注的點,唯有閱讀可以伴人一生。
2. 如何利用社群形成用戶服務的閉環?
曾有一個校長跟我分享說能不能通過社群來有效地增加續班率和招生的轉換率。
那么,我們培訓機構如何通過社群給我們用戶進行服務呢?怎么對用戶的服務進行一個閉環的操作呢?
這里面有幾個重要的環節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要找到精準用戶。不同學校基本用戶可能都不太一樣,定位有的是高端、有的是中端、有的是低端。
第二,進行體驗。定位之后,要通過一些手段吸引他來聽或吸引他到這個店來。
那么如何吸引它進行體驗呢?大部分都是在用發傳單的方法或者舉辦各種活動,這些是一些基本手段。有沒有其他的手段來吸引大家來呢?當然是有的,這就需要校長自己去想了。
第三,轉化環節。體驗之后有一個轉化的環節,比如進行專門一對一的專訪,來進行轉化。
他一單付費了,那么最終他就會對這個課程有一個正確的評價,那么我們利用二次考核的方式來提升我們的口碑,從而進行宣傳。這個我們可以通互聯網社群的方式來操作。
3. 親子閱讀社群有什么好處?
一個親子閱讀社群如果對英語教育機構來講,還有什么好處呢?
對于學校來講,親子閱讀是所有家長比較感興趣的,他可以吸引家長加關注,特別是吸引周邊的潛在用戶參加。
對于家長來講,培養孩子早期閱讀習慣、提高孩子閱讀興趣和想象力、補充兒童文學各個方面知識,可以對孩子品格培養和學習習慣培養帶來一些幫助,也能夠很好地吸引家長。
總體來講,我們覺得在5到8歲這個階段開展家庭教育的社群,特別是家長社群,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就是以輕閱讀為切入點來吸納更多的人。
親子閱讀還是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時期是八歲以前的親子關系。在8歲以前要培養一個很好的親子關系。
改善親子關系的最有效方法是一個高質量的陪伴。閱讀就是一個高質量陪伴最好的方法,線下親子活動也是非常必要的。
親子閱讀社群案例
下面,我就重點講一個案例,99天幫助悠貝親子圖書館建了100個社群。
悠貝親子圖書館是一個全國連鎖繪本圖書館,他在全國已經有300個繪本圖書館。
我們一起用三個月時間建立了100個家長微信群,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其實他們比較擅長于線下,線上還是很欠缺的。所以,我們能夠非常快地幫他把這個整個體系建起來。
1. 家長社群群主群培訓對象
在做之前,我們也做了調研,悠貝圖書館館長的需求大致分為兩類:
第一,成長需求。特別是很關注經營管理、互聯網+的經驗、做法和案例。
第二,深度社交。
深度社交實際上是一個組織,而不是一個個人。所以,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找到了一個組織,組織是可以給他提供很多內容的,大家可以充分交流,更好地分享相互的內容。
如果能夠組織聚集這么多好的館長和校長建立群英社群,實際上也是形成了一個家長社群形式的討論基地和共建共享的環境。
建立了群英社群之后?我們幫助他們建立了100個家長社群,這些家長社群就是參與性社群,參與性社群家長會主要關注的就是親子閱讀的方法,線下的一種體驗和深度社交。
2. 悠貝成長俱樂部分級架構
這是我們幫助他們建立的一個四級架構。
我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真正把那些有學習意愿,能夠服務大家,有共享共建意識的人凝聚在一起,來共同建設一個聯盟,一個群主的社群。這個社群分了兩類,一類是群主的培訓群,一類是群主的微信群。
然后我們通過線下活動,對這些群主進行培訓。同時,我們輸出一些線下活動方案,幫助這些群主開展各種各樣的訓練營。通過訓練營挖掘的新的館主和新的群主,他們每一個人建立了一些家長社群,這些群主同時建立一個群,我們大概用不到一個半月就已經建立了這么多群,后面就是不斷地來經營和運轉。
建立家長社群,關鍵是在一個服務,社群有非常好的兩個特點:
第一,它能快速決策,很多信息可以直達家屬群。
第二,家屬群直接反饋,我們可以第一時間獲得。這也是互聯網方式最重要的特點。
3. 各類活動和線上課堂服務
我們在這100個社區里,過去兩個多月,我們安排了很多線上活動:聯合其他機構開展線上21天閱讀讀書活動、跟當當做主題閱讀活動,進行直播等等。
下面介紹一下,百群直播。
它可以用來做分享,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家長不用出門,利用晚上的時間就可以聽故事,也可以跟大家進行交流。
也可以用來進行培訓。一個QQ培訓群里面有130多個群主,我們通過這個來進行培訓。
實際上,我們群里很多的培訓課程和word文檔,他會在QQ群里頭積累下來,群主可以隨時備查。
在微信群也可以開展很多直播。像下面這種直播,現在的QQ群里頭每周都會發生,有手機直播的課程,也有這種語音分享的課程。
直播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含了0到8歲的各個領域的內容,包括正面管教,新手媽媽,閱讀經驗和英語培訓等等一些內容。
這些線上活動能夠很大很快地拉動家長的興趣,家長的增長也是非常快的。
線上只是一個手段,以閱讀為主的線下活動,對家長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我們還搞了很多的線下活動,包括請出版社老師給家長做圖書推薦、線下朗讀活動等等。
有的校長講,我能不能建一個圖書角,然后通過這個圖書的模式來進行收費?
我個人建議,我們實際上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招生,包括續班率和轉化,不建議通過社群的方式來進行收費性的服務。
這是拉取用戶的一個手段。如果你本身就是在做一個語文的課程,你在閱讀這方面收費的話,就很容易跟你原有的內容打架,而且也不利于你培養用戶關系。
我們建議社群應突出公益化,而且長期堅持把它做成一個親子閱讀的品牌,那么它將成為你學校的第二個名片,通過這些用戶的宣傳來增加我們潛在的成員,形成我們的用戶轉化。
此外,我們又打一個口號:讓孩子愛上閱讀,讓孩子學習閱讀,成為習慣。這些孩子他如果能經常參加咱們的活動,就會對咱們的機構有非常強的依賴性。
4. 3個月家長社群建設成果
我們幫悠貝3個月培養130群主,130個群主建立130群,用戶擴張了3倍多。
通過溝通,改善了許多客戶的關系。以前客戶大部分都是打完電話,然后去那借書,每個禮拜,可能只有一兩次的溝通機會,幾乎是沒有什么客戶關系可言。現在每天都要跟這些客戶進行深層次溝通,會極大地拉近跟客戶的關系。
同時,我們鼓勵大家主動分享語音故事,在這幾個月里,爸爸媽媽們自主分享的語音故事已經超過了500多個。這500多故事現在成為了我們整個社群最寶貴的用戶資產。
大部分媽媽不懂怎么選繪本,不懂怎么講故事,更不懂怎么玩繪本,和孩子慶祝活動。我們精選了大概2000多個有效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熱心朋友們推薦的,錄成視頻之后給大家看。對于悠貝,整個品牌增長也會非常非常大
家庭社群三段論
關于社區建設,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明確的方法論,我們稱之為“三段論”。
1.家長社群啟動期
在啟動期,有一些很重要的工作要做,包括群的定位,健全的性格,包括崗位的設定,這個社群的啟動方法,激勵機制。
2.家長社群初創期
一個社群最重要一點,它的活躍性的關鍵是一個自組織。自組織的前提,是有一個非常持續的有價值輸出的線下活動,還應具有儀式感。在這個儀式感組織之上,用戶參與度都非常高,那么一旦用戶參與,就會形成非常強的活躍度。
要幫助用戶創造有價值的內容,要他們主動的去分享,然后吸引他們可能傳播的人形成病毒傳播,那么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社群不斷快速地運轉。
3.家長社群發展期
在發展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運營,就是我們要培養知識積累,挖掘那個熱心的,把這個愿意貢獻自己智慧、經驗和時間的人挖掘出來。我們通過共建共享方式來建立群正常的自活躍和自組織。
建議目前可以采用出版社新書推薦活動及這個主題的線下活動。同時我們還會定期組織家長去戶外開展很多有效的活動,比如說去博物館、一些科技類的游園活動,來增加這個學校家長的參與度。
建設家長社群的建議
1.重視線下活動對強連接、強轉化的作用
對于教培機構,建設家長社群一定要重視線下現場活動。應該要有一個自己的講故事的活動區域,有一個自己的圖書角。這樣開展閱讀活動就會非常容易。而且能夠吸引周邊的人來學校,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功,這也是對學校的影響力的一個肯定。
2.自組織引爆群體力量
我們要想辦法引爆自組織的力量,自組織力量如何引爆呢?有兩個關鍵點:
第一,就是要用愛的情感去感召別人。
講繪本故事,很重要一點就是要帶有情感和愛。要有有溫度的語音故事,你有沒有愛別人是能聽出來的。
第二,要挖掘和激勵這個群里的活躍的節點,比如一些有愛心愛分享的媽媽,比如說是愛總結的人,愛參加活動的人,有時間同時愿給大家服務的人。我們要想辦法把他們激發,引爆一個群體的力量。
3.標準化家長社群操作
建立學習式社群和自組織式社群兩級的社群。
首先,我們要想辦法幫助這些想學習和進步的群主,找到一個情感交流的家園,這就是我們建家長社群的最主要的一塊,就是建群主群。
其次,通過群主幫助他的學校的家長建立一個熱愛閱讀,渴望成長的家長育兒交流群,這個群實際上是一個服務群。可以更好的給這些機構提供一些生源的招生的轉化。
4.重視人員配合和分工
我們要注重一下人員的配合分工。一個好的群主,是一個群成功的關鍵,建群主群的目的也是為了讓群主具備管理群的能力。一般來講,如果是1500個人,就是3個500人的群,管理大概需要4個人,它就是未來我們企業的核心和教育機構的核心。
要想建好一個社群,首先就要有一個情感和愛的輸出。我們要用自己的愛建設一個情感的家園,建設一個家長的情感家園。我們同時要有一個共建共享的意識,就會產生非常非常大的能量。
我們可以把自己理解為小魚,大型的教育機構是大魚。現在這個社會其實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了,實際上更多是一個群魚追逐大魚的一個時代。我相信我們所有教育機構的校長都希望成為群魚里的一員,然后形成合力,共同的給大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