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開的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家庭教育不到位,不僅會抵消學校教育的效果,還會給孩子發展造成一定的消極影響。”對此,他表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把家長引導和培育成立德樹人的一支有生力量。
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官方高度重視。俗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基礎性的作用。很多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年輕人和孩童的各種問題,如果追根溯源,與原生家庭都有或多或少的關系。
比如,在一個健康、溫馨的家庭氛圍里長大的孩子,也容易形成良好的性格與正確的三觀,反之則容易過早地接觸現實的殘酷和人性的黑暗,從而墮入不健康的成長路徑。而且,家庭教育的意義不僅體現在給予“正能量”,好的教育還在于告訴孩子真善美與假惡丑,讓孩子逐漸成熟,而不是遮遮掩掩或者放任不管。
這對家長的教育文化層次和理念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也算是一種挑戰。雖然不能強求每個家長都去專門研究教育學、心理學來幫助孩子成長,但最起碼應該有一個基本的態度,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責任都拋給學校,甚至社會。如果孩子成長中遇到了麻煩和困擾,家長們不妨問問自己做了什么,或者做錯了什么。在自我反思和家校互動之后,想必孩子的成長會得到更多的科學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