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孩子在家學得又快、又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制訂計劃學習生活齊抓
進入暑假,大多數家長已經放松了對孩子的管教,想讓他們好好放松一下。然而孩子已經放松一個月了,再不好好抓,就會越來越松懈。
開學時間延遲,家庭教育更不可耽誤。
1. 學習計劃這么定:
上網課的,就配合老師的教學計劃,完成相關作業,課后多看課本,多做習題。
沒上網課的,以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為主,對上學期知識進行查漏補缺,提前自學新課程。
學習計劃分為具體的計劃和階段性的計劃。
具體的計劃,要落實到每一天怎么學習,比如今天學習6小時,每門學科學習多長時間。
階段性的計劃,主要為新學期做準備。比如學好語文要解決什么問題,使用什么方法,實現什么目標。
2. 生活計劃這么定:
常見的生活計劃往往具體到每個小時,這樣固然便于操作,卻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按照平時的作息即可,改掉晚睡晚起、拖拉磨蹭、沉迷手機電視等壞習慣,就像平時一樣起床、吃飯、學習。
除了學習外,也要有休閑娛樂、體育鍛煉,幫助孩子勞逸結合,過一個充實的假期。
制定好計劃和時間表,也是為下一階段的習慣養成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二、養成良好習慣開學進步更快
在家學習,更應該培養好習慣,也更容易培養好習慣。
雖說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但特殊時期,7天也可以養成一個習慣。
1. 課前預習,課后復習
放假期間,學習也要系統地開展。
基礎較好的同學先預習新課,然后做課本例題,再復習一遍,完成配套練習。
基礎較差的同學先把舊課文再學一遍,再做一遍例題,然后復習課文,重做錯題本。
2. 專心學習,不開小差
拿起課本,就不能碰手機、電腦;開始學習,就不能東張西望,跑來跑去。
在家專注學習比在校學習更難,這一點需要家長的配合,幫助孩子集中精神。
3. 獨立作業,主動學習
每天自覺學習,不用家長催促,遇到問題積極思考,通過讀課文、看工具書、查資料、請教家長等辦法解決問題。
4. 多做習題,舉一反三
把以前做過的試卷再拿出來做一遍,特別是重點考試及薄弱科目。
把新課課后的例題做一遍,加強理解,鞏固好預習成果。
5. 整理錯題,勤于反思
把之前的試卷、練習冊都翻出來,整理出典型的、常錯的題目,把題目、錯因、正確答案都抄到錯題本上,記得留下一定空白。
每隔幾天就做一遍錯題,直到真正會做了,不會再錯了。
學習是一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過程,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三、高效管理時間高度投入學習
暑假剩余時間不多了,高中時學習生涯最重要的階段,越是這種特殊時期,越容易拉開學生之間的差距。
有教育專家認為,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力,不是努力,而是時間管理能力。
莎士比亞說過,拋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拋棄他。
那些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孩子,常常會覺得時間不夠用。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為孩子補:
1. “牢記5大原則”
1.確保一直在學習最重要的東西。
2.放棄挑戰超過自己能力范圍的難點、難題。
3.根據學習內容的不同特點來安排時間。
4.馬上執行,想到的就去做,不懂的就去學。
5.勞逸結合,也要學會擠時間休息。
2. “番茄時鐘學習法”
先寫下所有要學的內容,按重要程度進行排序,先做最重要的學習任務。
學習時,定一個25分鐘的計時器,在這段時間內不能做別的事,不能突然離開座位,直到專注地完成任務。
鬧鐘響起的時候,最好已經完成學習任務,在計劃表上打勾,然后開展下一輪番茄時間。
3. “40分鐘學習法”
一般的課堂時間為40分鐘,40分鐘,可以保證高效地聽課,也是能保持專注的最大限度。
每學習40分鐘,就要休息10分鐘,為了保證精力和體力,避免學習興趣降低,確保下一階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