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家庭教育的特點一般包括啟蒙性、感染性、權威性、專一性和終身性五點。
1、啟蒙性是家庭教育最突出特點的表現。因為孩子正是從家庭里最先樹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而在接受新的價值觀時,也總是會與自己已經形成的觀念作出比較,從而進行選擇性的接收、對照,最后建立新的價值觀念,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養成的性格習慣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家庭環境的好壞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2、感染性是家庭教育在情感性上最多的體現。樂事與人分享,喜悅雙倍;難事找人分擔,痛苦減半。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傳遞給身邊的人,并與其產生共鳴。教育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對人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的血濃于水的親情,與子女間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是無時無刻的,家長的興趣習慣,常常也決定了子女的行為舉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時,父母更是模范和表率。
3、權威性。因為對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長輩,因此孩子對于父母一定是帶著尊敬和依賴的,所以家庭環境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遠比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重要。除了照顧孩子以外,父母還承擔著一些社會責任,憑借自身工作被大眾所承認,這些經歷都使得孩子對父母懷有崇拜之情。帶著這種心理,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就會信任父母,接受父母的建議和勸導,按照家長希望的方向發展。
4、專一性。相對于社會和學校教育的一對多模式而言,1對1的家庭教育更具有專一性。孩子出生、成長,父母可謂無時無刻不相伴左右,孩子與父母接觸的機會最多,相處的時間也最長,因此父母能夠全方位的讀懂自己的孩子。將心比心,孩子因為信任父母,在父母面前更能毫無保留的表達個性,這也幫助家長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這樣家庭教育才凸顯出他自身獨有的特色:實事求是對、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從而進行專一性的教育。
5、終身性。從孩子的出生到成家,處處都有家庭教育保駕護航,即使在孩子長大后,家庭教育依然發揮著作用。家庭教育的終身性,可以幫助家長持續的觀察孩子的優缺點,適時進行教育,長此以往,也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人格魅力。
相對于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優點和有利條件,但也應該注意到其不可避免的缺憾及局限,這方面主要表現在零散性,隨意性等。也不排除一些父母未能盡到其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所以我們要加強學習,趨利避害,給孩子創造一個完整高效的家庭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