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我國青少年抑郁癥狀出現率達 50% ,而高中生占 40% 左右,嚴重影響高中生學習質量及日常生活。
孩子精神狀態不好,是不是抑郁了?
第一、 抑郁癥的PH9 測量表
PH9測量表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抑郁癥自測的方法,在沒有就醫之前,家長或學生自己可以根據表格進行簡單的測量。但這種方法僅僅是大致評估,不具有十分準確的評判標準。如果發現自己在指標上偏高,建議還是到醫院就醫問診。
其中:
0-4分 沒有抑郁癥(注意自我保重)
5-9分 可能有輕微抑郁癥(建議咨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
10-14分 可能有中度抑郁癥(最好咨詢心理醫生或心理醫學工作者)
15-19分 可能有中重度抑郁癥(建議咨詢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20-27分 可能有重度抑郁癥(一定要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壓力、心理壓力、家庭壓力都比較集中的階段,根據測量結果,90%以上的人都有可能發生抑郁。因此,抑郁癥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問題。所以家長不要過度驚慌,建議根據孩子情況進行積極治療,早日回歸校園。
第二、高中生為什么會抑郁?
抑郁產生的根本原因來自于生理結構中的大腦,其主要表現以心理現象為主,包括焦慮、抑郁等,臨床癥狀主要表現有信心喪失、壓力大、失眠、無望、情緒低落等。
根據現階段的研究認為,造成抑郁的誘導因素主要來自于外界,而決定因素則集中在人腦后部的情緒控制區域,并且只有外界因素與主體因素兩者之間發生互動而構建主客體之間的非良性交互才會進一步導致抑郁狀況的發生、發展,甚至加重。
對于高中生,外界的誘導因素比較多:
1、高考學習的壓力: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大軍中,大部分的學生都可以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學習緊張感,這種無休止的考試、測驗、復習,讓考生感到緊張。
2、家庭關系的緊張:在高考的氛圍中,很多家庭草木皆兵,不僅在學校有壓迫感,回到家中更是面臨父母無休止的強迫、爭吵、嘮叨等,讓考生對生活產生想要逃避的感覺。
3、對自己的不自信:高三的學生,一般都是十七八歲的學生,年齡上已經趨向成人,但心理上還有很多不成熟,這種自我的懷疑、萌動的愛情、對未來的不自信,都會讓高三生憂慮。
第三、家庭中怎樣調節?
家中有情緒憂郁的孩子,父母一定要非常注意與孩子的溝通方式,隨時關注孩子的行動舉止,以防孩子出現任何過激行為。
1、以平等的視角與孩子進行溝通,多與孩子互動交流。改掉家長專制型的對話方式,要把孩子看做獨立平等的個體,以朋友的方式與孩子進行交流,主動去了解孩子的內心。
2、建立和諧穩定的家庭氛圍,避免父母之間的爭吵。家庭不和諧會加重孩子的憂郁情緒,父母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爭辯,減少在家發生沖突的行為。
3、不要對孩子提過多的要求,引導孩子外出社交。如果孩子現在不想去學校,暫時也不想學習,家長不如暫時不對孩子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可以引導孩子的同伴、朋友一起陪伴孩子,引導外出做一些健康的、陽光的社交活動,一起打籃球、跑步等運動項目。
結語
“憂郁”情緒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如同一片烏云,看上去陰沉密布,其實也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家庭情況,只要堅持陪伴孩子,用心做一些積極的改善,相信孩子很快可以走出陰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