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市立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王克:
十月懷胎異常辛苦,但對很多產婦而言,生完孩子后仍要面臨產后出血關、排尿關、哺乳關以及情緒關等,尤其是情緒方面。由于妊娠對于孕產婦來說是一次巨大的生理變化和心理應激過程,在面對這些變化的不適應時,有些女性會出現消極的情緒,如傷心、情緒低落、焦慮、失眠、食欲下降、易激怒、易發脾氣、睡眠不安、興趣減低等,這些負面情緒影響產婦和孩子。新媽媽要注意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寶寶滿月后,可以多帶寶寶到戶外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也要學會尋求家人的幫助,不要事事都要求自己做得完美。感到壓力太大時可以把孩子暫時托付給家人,去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如果自己確實沒辦法調節心理,要向心理醫生尋求專業幫助。
目前我國針對產后抑郁障礙有明確的診斷標準,與抑郁診斷標準類似,唯一的區別在于產后抑郁發生在產后或圍產期。數據顯示近年來產后抑郁癥的發病率在15%-30%,從門診量看,到產科和心理科尋求心理幫助的產婦數量也很大。導致產后抑郁障礙的因素復雜,有些媽媽可能因為哺乳問題,或照看孩子睡眠不足,有些媽媽則因家庭內部關系出現矛盾,也可能是多因素疊加。如果產婦只是輕微抑郁情緒,比如盡管情緒有些低落但不影響生活,也不會出現自殺等極端的想法,抑郁情緒只持續一兩天,這時候可判斷是輕微抑郁情緒,主張心理治療。如果這種情緒持續時間長,影響較大,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對這部分患者要先進行評估,確診是產后抑郁的話,給予抗抑郁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