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2年由世界精神學協會發起的,定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衛生日,有專家介紹臨床顯示約有50%到85%的產婦會出現產后精神不良,也叫“Baby blues”嬰兒憂郁,其中10%到15%的產婦會患上產后抑郁。
孩子的到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很大的喜悅與驚喜,但對于一些新手媽媽而言,當看到家人圍著新生兒娛樂嬉笑之際,只有新媽媽在一旁沉著臉沒人時會偷偷流淚,要么發呆,要么時不時對家人發脾氣,這些都可能是抑郁的表現。
產后的女性有一半以上會在剛生完小孩后出現情緒的低潮,由于每個人情況不一樣,臨床上,會把產后抑郁癥從心理健康狀態到疾病狀態分為四個等級:產后心理健康狀態、產后不良心理狀態、產后心理障礙、產后心理疾病。
女性產后抑郁的表現:
整個情感基調方面,是負面的,低沉的,患者會感到心煩意亂、焦慮、苦惱等不佳的情緒,對生活提不起勁,覺得生活毫無意義,悲觀不可抑制,心情沉重,自我評價低。
在精力方面,時常感到疲勞、精力不足,日常照顧孩子和工作都很艱難,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
日常行為上,會有些小動作以示不安,如擰衣服、來回踱步、抓頭發、掐手指等,睡眠困難、食欲不振、說話木訥、動作遲緩、更有甚者會表現精神亢奮下出現暴力行為、自殺行為等等。
正常產后抑制情緒大多數人會隨著時間推移,使抑制情緒慢慢減輕或消失。如果發展成產后抑郁癥的,那么情緒反應持續時間較長,如不進行適當治療,延誤病期超過兩年的會轉為慢性抑郁癥。
產后抑制情緒會使得女性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造成產后的感染,會從生殖器炎癥發展到盆腔炎乃至腹膜炎等。另外長期情緒不好,也會使得女性的激素水平分泌不暢,這與女性的子宮肌瘤和乳腺癌關系密切。除了自身健康外,還會影響到家庭的生活幸福等。
性激素的變化是引起產后抑郁癥的一個可能的主要誘因,女性在妊娠時期,雌激素水平逐漸升高,在孕晚期可達最高值,是月經周期最高值的50倍,孕激素的峰值是其月經周期最高值的10倍。產后又都會迅速降至基礎水平,前后有極大的反差,所以補充雌激素也是預防產后抑郁癥的方法之一。
還有腎上腺皮質功能的變化、甲狀腺激素等內分泌激素變化,都會對情緒造成一定的影響,
除了身體內部變化,還要注意產時、產后的心理狀態,分娩帶來的疼痛,恐懼導致身體和心理的應激反應增高,缺乏伴侶或家人的支持,情感得不到回應,周圍常出現的負面事件等都可能是誘因。
如何讓自己安然度過產后抑制?
1、不要給自己提過高的要求,降低期望值,稍減慢一些節奏。
2、主動尋求他人幫助,或是接受別人的幫助。
3、孩子睡覺時,母親要盡量去補充足夠休息時間。
4、加強與丈夫或家人的互動,把自己感受向他人傾述。
5、適當時候,鍛煉身體,閑暇之余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自己放松,有規律的飲食。
6、遇上不高興的事,要會自動去轉移注意力,會自我鼓勵,多想些好的方面。
參考資料:
[1] 何鳳娣等主編. 產后抑郁癥預防與調理[M].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 2008.06.
[2] 王剛,胡昌清主編. 抑郁癥的防治與調理[M].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07.
[3] 張金鳳,馮淑娟副主編. 抑郁癥的中醫調補[M]. 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