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孩子逃避學習,3點幫孩子輕松解決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家長監督孩子學習成為了一項首要的任務。可是家長會發現自己越是監督孩子學習孩子就會越逃避。甚至有的時候還會找各種借口去拖延,家長真的是非常的頭疼。有很多的家長都因為監督孩子學習被氣得暴跳如雷。難道孩子真的對學習一點兒興趣都沒有嗎?到底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讓孩子對學習有高一點兒的熱情呢?
孩子逃避學習,家長有很大責任?
1.家長太過度重視學習
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學習,目的是為了考出一個好成績。所以家長會更注重結果,每次都會拿結果說話。如果孩子成績考得好,就說明孩子學的多。如果成績考得不好,就說明孩子馬虎能力不行。在寫作業的時候,孩子不可能時時都保持著專注力,可是家長卻死死盯著孩子,只要有一點松懈。馬上就會指責孩子,有的時候甚至還會把孩子嚇一大跳,造成孩子更大的壓力。
2.對孩子用激將法
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他們就會用激將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比如,孩子磨磨蹭蹭不愿意寫作業,這個時候媽媽就會說:”別寫了,別寫了,學習有啥用啊?以后你就上外面掏垃圾桶吧。”還有的家長會說:”你磨磨蹭蹭就是你不會,你可別寫了,明天你就等著老師說你吧。”家長會認為這樣的方式孩子會害怕。就會去學習,但實際上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的逆反。孩子會覺得媽媽都說學習沒用,那我就不學,媽媽說我不會,那我就真不會。
3.學習當做任務
現在也有很多的作業是以打卡的形式,或者是完成任務的形式進行的,有的家長就會帶著孩子一遍又一遍的進行打卡內容的練習。逼著孩子錄了一遍又一遍的視頻,但是孩子會逆反。他們覺得已經錄了好多遍,為什么還要錄?而家長則會認為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你要配合我。孩子反倒變成了被動的學習,效果一點兒也不好。
4.家長的消極態度
當孩子不愿意學習的時候,家長多半都是消極的。他們可能會告訴孩子不學習的壞處或者是成績考得不好,將來會面臨多么大的壓力。甚至有的家長會以退學為威脅,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很難受的事情,當家長用消極的態度面對孩子學習的過程,那么孩子也是會缺乏動力的。
這3點讓孩子提高學習熱情
1.勞逸結合
會學習的孩子是會勞逸結合的,家長會把重要的學習科目放在孩子經歷容易集中的階段,比如語文數學英語會安排在孩子學習的初期。那些發展興趣的就可以列出一個周計劃。當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玩兒就是玩兒,學就是學。
我們也要給孩子留有充裕的玩耍的時間。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安排的過滿。也不要把娃兒當做完成學習的條件,學的時間就不要提,你趕緊寫作業寫完了才能玩兒。也不要在玩兒的時候反復的提醒孩子,還有一分鐘就要學習了,我們要讓孩子養成自主安排時間的習慣。
2.增加學習樂趣
想讓孩子學的更多,我們就要給孩子更多的體驗。無論是在學習哪一個科目,我們都可以增加一些有樂趣的小游戲。寓教于樂。當孩子玩兒起來的時候,他的體驗感是最強的,吸收的也是最好的。比如我們可以玩兒一些語言游戲,讓孩子在游戲的過程當中把小學的詞匯記在腦子里。
并且能夠運用詞匯來和其他的小伙伴互動,現在有很多的幼兒園和小學都是以主題實踐課的方式來帶孩子學習知識的。不會特別死板的讓孩子深究課本里的東西,更加的注重體驗回歸自然,尊重天性。
3.相應的獎勵孩子
我們要把學習變成一個一個小目標,當孩子完成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給孩子適時的獎勵。我們可以設置進步之星,學習之星,讓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有興趣有動力。當他們完成了自己設定目標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獎勵他們。想要的玩具或者是書籍,只要是能幫助到他們的。就都可以滿足。
孩子學習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什么?
1.學習的環境
我們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一定要安靜舒適孩子直到你進入到這個空間。就會有學習的沖動,周圍不要有過于嘈雜的聲音。同時室內也要保持舒適的溫度。這樣孩子才能夠專注的去學習。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準備專屬的學習桌小書架,增加孩子學習的儀式感。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樂趣的事情,跟周圍的環境都在配合自己。我們也要給孩子準備專業的學習材料,不要因為學習材料而耽誤孩子的學習節奏。
2.控制學習難度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發展來制定孩子的學習計劃,控制好學習的難度。從小開始就要遵循孩子的成長發育規律。有很多的家長都愿意做這樣一件事情,孩子剛剛會說話。就會讓孩子數個數,唱個歌兒,實際上孩子在這個階段并沒有達到向外展示的能力。他們只不過是吸收到了外界,給到他的知識,至于能不能展示出來,大腦還不能處理的很好。
所以家長這個時候強迫他。就是增加了難度。還有就是當孩子長大了,家長還是會問一些幼稚的問題。比如這是什么顏色呀?你給大家背著我兒歌吧。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非常的幼稚,不會就回答這個問題,對學習也失去了興趣,我們應該按照孩子的能力來安排詢問的內容。以及學習的計劃。
3.當一個競爭對手
我們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所以在孩子提不起興趣的時候,我們不妨和孩子一起學一學,比如背古詩做題,我們可以提出要求看誰做的快,這樣孩子就會產生競爭的心理,在競爭的過程當中會激發孩子的潛力。
最大程度的幫助他調動各種能力去解決問題,而家長呢做到了一個輔助的作用。當孩子贏了家長,孩子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優勢。如果孩子輸給了家長,他就會更加努力的去超越,這樣利于孩子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4.贊賞孩子的努力
想讓孩子學習好,并不是緊盯成績就夠了,我們應該看見孩子的努力贊賞孩子的努力。曾經有一個實驗,實驗者準備了十道數學題,刻意做錯了兩道,把它拿給家長們,她讓家長們仔細看,并且告訴他看見了什么,結果,所有的家長都告訴實驗者這十道題中有兩道題錯了。
這個時候實驗者拿起了這道題,問了家長們一個問題,難道你們沒有看見還有八道題做對了嗎?其實孩子也是一樣,我們只緊盯著孩子失誤的地方。沒有看見孩子的努力,那么孩子就會缺乏學習的動力。我們應該多多看孩子做對的點。去贊賞他,讓他發揮更大的優勢。這樣學習才會越來越好。
育兒啟迪:
學習是由內而外激發的一種能力,而不是外界給施加的壓力。家長們一定要跟孩子一起面對問題,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情況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