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大家分享過一個堅持寫日記、
堅持寫看圖寫話的小朋友的學習經歷,
后來每次語文考試成績都名列前茅,
一二年級每次看圖寫話都是滿分,
現在每次作文都只扣1-2分。
不過,也有家長說,
要求孩子每天寫日記,
但是孩子總是敷衍了事,
寫出來的內容是流水賬,
并且寫得內容很短。
那么,究竟有沒有一種適合每天堅持做語言表達訓練呢?
當然有。
那就是做讀書筆記。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個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小朋友的學習經驗。
現在她已經讀五年級了,
她從一年級開始就堅持閱讀,
到目前為止,除了教材中提及的課外閱讀書目,
她還讀了不少關于科學和歷史的書籍,
得益于廣泛的閱讀,她的知識面比較廣,
所寫出的作文,內容比較豐滿,
思想認識比較深刻,
應該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眼中所見的風景更加開闊。
然而孩子讀一年級的時候,
朗讀的積極性不高。
只能是家長讀,
孩子跟著讀,
當然這跟孩子的識字量有關。
到了二年級,
孩子閱讀的書目中,篇幅已經偏長,
很多時候是默讀。
所以,家長就要求孩子一邊讀一邊做讀書筆記。讀書筆記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閱讀的日期、時間、書名、篇目;
第二部分是好詞,積累形容詞、四字詞語、成語;
第三部分是好句,積累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
比如擬人、比喻、夸張、排比、對偶,積累刻畫描寫的句子、
比如外貌描寫、動作描寫、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
再比如,一些蘊含豐富哲理的句子。
下面是一些讀書筆記的范例,家長們可以給孩子參考一下。
在積累寫作素材的時候,也要記得給素材做一下分類:
感恩父母作文素材:
書迷作文素材:
寬容寓言素材:
讀書摘錄模板:
到了三年級,家長們經常提問仿寫句子的題目,
為什么孩子仿寫句子的題目不會做呢?
歸根結底,還是詞匯積累不夠。
換言之,前面的基礎沒有打好,
一二年級應該完成的閱讀攝入沒有完成,
到了三四年級需要輸出的時候,
肚子里沒有墨水,
寫出來的內容空洞無物,
甚至無從下筆。
當然,讀書摘抄、讀書筆記、讀書心得,
必須是在自己閱讀后完成。
讀書筆記,
不是一份作業,
更不是一份學習的負擔,
而是一個學習的記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