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我的孩子已經上大班了。孩子的養育是一門學問,我一向在學習摸索。想起養育他的點點滴滴,有辛苦,但更多的是幸福和歡樂。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當看到孩子歡樂的笑臉時所有的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一、重視教育
現如今,怎樣如何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歡樂幸福地成長就成了育兒的重中之重。我秉承的育兒理念是身心健康的成長比學習知識更重要。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習慣。他說:“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本事。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本事。習慣越自然越好,本事越增強越好”。兒童期是構成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學校。父母的言談舉止時刻在影響孩子,因為孩子的模仿本事異常強,身教勝于言教,家長要以身作則。只要是我們答應孩子的事就必須要做到,不能敷衍了事。所以,父母必須要言行統一,要求孩子能夠構成的品德,自我就應當先擁有。
二、養成好品德
個人品德就是一切道德行為的基礎,教育孩子講道德要從自身,身邊做起,使其從小尊重長輩、友愛他人。孩子做了錯事要舍得批評孩子,但要掌握好批評的火候,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過程,父母要做好指路人,這樣孩子才不會走歪。
三、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以前,我們給孩子買了很多故事書,基本上每一天睡覺前給她講,講完一個都會告訴她故事中的小道理。然后她跟弟弟一起再復述一遍,兩個孩子一塊講就會有熱情,這樣一個故事相當于講了三遍,他們就都熟悉了。這樣做即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也能夠鍛煉孩子的語言本事。但是有的時候因為工作忙,回家后懶得給孩子講了,讓孩子自己看平板,深知自己做的不好,以后盡量多的陪孩子閱讀。
四、讓孩子幫忙做家務
我們在家就會讓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我的衣服自我穿;自我刷牙洗臉涂面霜;幫忙晾衣服、疊被子、端凳子等等。當然有時你可能會不舍,會心疼,可是只要堅持下來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候我累了就會說媽媽累了,你跟弟弟幫媽媽打掃衛生吧,孩子就會特別爽快的答應,我覺得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勞動中,更能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小主人意識。
總之,作為父母來說,教育孩子是一生中最大的投資和工程,多責一分,多溺一分都怕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很多時候會謹小慎微,而很多時候又覺得惘然無助,不知該如何處理。 今后會全力配合學校的工作,和老師一起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小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