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142年1月27日,紹興十一年的臘月二十九,尋常百姓正在忙著除舊迎新,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毒死在大理寺內的風波亭,年僅39歲。其子岳云及部將張憲也同時被害。名將殞命,壯志未遂,令人扼腕至今。兩年前,也就是紹興十年(1140年),在距開封僅45里的朱仙鎮前,岳飛面對著眾將士,下令班師回京。他仰天長吸:“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湯陰縣岳飛廟正門大門實拍
2021年12月初,出差途中抽空去了一趟心往很久的湯陰縣岳飛廟即“宋岳忠武王廟”,仔仔細細的看過每一張圖片,每一幕文件介紹,歷史近四個小時。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湯陰縣岳飛廟內五罪人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后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參與、指揮大小戰斗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后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云、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棲霞嶺,追謚武穆,后又追謚忠武,封鄂王。
湯陰縣岳飛廟實拍
湯陰縣岳飛廟實拍
湯陰縣岳飛廟實拍
岳飛習武
岳母刺字
岳飛是南宋杰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軍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岳飛紀念館大廳
岳飛主要人生經歷:
- ? 三次投戎
- ? 初露崢嶸
- ? 再歸宗澤
- ? 開封棄守
- ? 收復建康
- ? 轉戰江淮
- ? 平定游寇
- ? 六郡歸宋
- ? 名揚洞庭
- ? 長驅伊洛
- ? 進軍蔡州
- ? 君臣嫌隙
- ? 力反和議
- ? 挺進中原
- ? 十年功廢
- ? 千古奇冤
- ? 身后平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岳飛紀念館實拍
這里不再一一贅述,大家最為熟悉的可能有岳母刺字、大戰金兀術等故事,看完岳飛的一生,心中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作為詩人,岳飛也留下許多千古名句:
-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滿江紅·寫懷》
-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滿江紅·寫懷》
-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
- 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欲將心事付瑤琴。——《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滿江紅·寫懷》
- 好水好山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翠微亭》
- 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滿江紅·寫懷》
-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敵未滅,何以家為?——《宋史·列傳·卷一百二十四》
-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江紅·寫懷》
-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滿江紅·寫懷》
- 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靖康恥,猶未雪。——《滿江紅·寫懷》
- 經年塵土滿征衣,特特尋芳上翠微。——《池州翠微亭》
- 人悄悄,簾外月朧明。——《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滿江紅·寫懷》
- 昨夜寒蛩不住鳴。——《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白首為功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舊山松竹老,阻歸程。——《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里笙歌作。——《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雄氣堂堂貫斗牛,誓將直節報君仇。——《題青泥市蕭寺壁》
- 斬除頑惡還車賀,不問登壇萬戶侯。——《題青泥市蕭寺壁》
- 起來獨自繞階行。——《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歸來報名主,恢復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 卻歸來、再續漢陽游,騎黃鶴。——《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 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馬蹀閼氏血,旗裊可汗頭。——《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送紫巖張先生北伐》
- 臣子恨,何時滅!——《滿江紅·寫懷》
- 驚回千里夢,已三更。——《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
- 兵安在?膏鋒鍔。——《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 民安在?填溝壑。——《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