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陪孩子寫作業、輔導作業已經成了很多家長的噩夢。媽媽被氣哭、爸爸被氣的心梗、叫罵聲驚動整個小區……類似的新聞層出不窮,似乎陪孩子寫作業成了家庭不穩定的頭號因素。甚至不少網友都寫段子調侃道: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可能不少家長會說自己以前上學的時候可沒有這樣,哪次不都是自己下了課乖乖寫作業,哪有什么家長陪著寫作業還雞飛狗跳的。確實隨著現在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越來越注重,很多家長紛紛開始了陪玩寫作業之路,但是家長們也要注意,如果用錯方式可能適得其反哦。
近日,湖南岳陽一位網友便分享了自己在家里陪孩子寫作業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
視頻里,孩子一個人坐在一張小桌子上寫作業,而對面沙發上則是坐著一排的家長,并且動作整齊劃一地端著一本書“看”得格外認真。
正當網友們感嘆孩子在如此“濃厚”的學習氛圍下寫作業的時候,視頻角度一轉,原來每個家長的書本后面都暗藏著手機。表面上在看書,實際上都在看手機,只有孩子一個人獨自認真。
看了這段視頻后,網友們紛紛留言吐槽道:“孩子心想,你們大人看書咋不翻頁呢?”“感覺這是在教孩子怎么玩手機”,“孩子:給誰學呢?給我學呢?”。
確實,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一味強調“陪”,不免步入了一些誤區,費了時間精力反而收效甚微。
那么,家長陪娃寫作業學習有哪些誤區呢?
1、忍不住吼罵孩子
閨蜜也經常抱怨陪孩子寫作業真的考驗自己的耐心和身體,耐心是因為看孩子寫作業過程中一會兒動動手、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玩玩文具,仿佛一寫作業就全身不舒服,自己真的忍不住罵人;考驗身體是怕自己被孩子氣出心臟病。
其實越是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越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家長吼叫式教育對孩子寫作業非但一點作用都沒有,還會讓孩子對寫作業產生心理陰影。以至于孩子以后只要一想起家長陪寫作業就心驚膽戰,所以,家長一定耐心陪孩子寫作業,控制好自己的脾氣。
2、“服務型”陪學
很多家長為了體現自己在認真陪學,或者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其他的家長都能代勞。于是就能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時不時問一句:“來喝杯牛奶再學習”,“渴不渴要不要喝水”、“先吃點水果”…
看著好像很溫馨的畫面,其實孩子寫作業是一個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家長頻繁打斷只會干擾到孩子的學習思路,同時也會干擾孩子的學習情緒和注意力,孩子不斷分神怎么能學好呢?
3、身在曹營心在漢
還有就是上文提到的,父母表面看似在陪孩子學習,實際心不在焉。
現在很多家長平時上班也忙,好不容易下班能休息還要陪孩子寫作業,于是經常是孩子在寫作業,家長拿著手機、ipad在邊上刷視頻或者玩游戲等。覺得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坐在旁邊看著就行了,但是家長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自己工作的時候邊上有人在一直刷抖音你還能認真工作嗎?
有的家長就有疑問了,那怎么才是陪孩子學習的正確方式呢?
1、明確學習是孩子的任務而不是家長的
很多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經常會覺得孩子這么簡單的問題還不會,多教幾次恨不得直接上手做,或者直接告訴孩子答案,孩子只要動手寫出家長滿意的答案就可以。
記得之前孫儷就曾發微博吐槽過鄧超輔導兒子等等的數學作業,結果鄧超自己寫完了全部作業,無奈自己只能用橡皮擦干凈讓等等重新做。
陪孩子學習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孩子以后能獨立學習,而不是一次的作業如何。遇到問題家長們還是應多點耐心,引導孩子獨立解決,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否則時間長了,孩子難免會對父母的幫助養成依賴,遇到難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讓爸爸媽媽幫忙。
2、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候最主要的任務之一,便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坐在邊上一起看書,安靜地陪著,但不要隨意打斷孩子。
遇到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幫著一起解決,但是過程中哪怕孩子錯了也不要急著指出,可以等結束后和孩子一起檢查,再引導孩子自行找出答案,這樣比家長直接指出效果要好得多。
關于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么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