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成績感到焦慮,甚至是在孩子面前做出失態的事情,在此我談談對孩子教育的看法。
學習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不是三分鐘熱度就可以的,因此我認為應該培養孩子的興趣,也有人會說,我也知道怎么培養孩子的興趣,問題是孩子的興趣不是學習,就是喜歡打游戲等一切與學習無關的事情,難道我也應該支持。在這里,我很想問這些家長,你有了解過你的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游戲,或者說你有了解過游戲為什么會吸引孩子。游戲是通過精美的畫面感,給人帶來視覺的愉悅,然后通過極低的方式讓人獲得成就感,不要說孩子,有很多大人都會沉迷其中,因此你要想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你就要以身作則,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不要一直玩手機,多與孩子溝通,聊聊孩子在學校的生活日常,或者美食,甚至是聊聊游戲是如何通過等等,主要是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剛開始可能孩子會不耐煩,對你的關心會感到厭煩,但是切記你自己不能煩燥,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與家長共同學習
第二,切記不能以試卷的分數來判定你的孩子,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檢查你孩子在這個階段,學習到哪些知識,對哪些知識了解得不夠,分數只是讓我們能更好的知道,在這階段掌握的如何。但是作為家長,就需要具體分析,可能也會有家長說,自己當初學習不好,無法對試卷進行分析,那也沒關系,你可以根據各科成績,在年級段的排名,來判定你孩子在這次考試的成績如何,總之不能一看到分數下降,就對孩子進行評判,這樣會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第三,家長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看法,我聽過很多的家長說,學習英語有什么用,以后日常生活中都不可能用到,只是說考試需要才去學習,那么你的孩子也會有相對應的想法,你覺得他會對學習英語有興趣嗎?我覺得我國之所以把語數英三門作為主課,不單單是學習知識點,更多的學習是一種思維方式。比如說數學,學習的是邏輯分析能力,如何通過一個個已知條件,去找到背后的真相。語文,顧名思義,語言和文學,人情練達即文章,學習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通過對方的一言一行,來明白對方的所思所想,英語,不單單是為了與外國人交流,更多的是讓我們學習身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是自己平常沒有接觸過的新事物,如何能快速的掌握,如何去學習。這才是我們去學習的目的,讓孩子抱著這樣的想法去學習,去探索,不是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興趣嗎?
學習是一件辛苦,寂寞的長征路,學習的是孩子自己,考試的是孩子自己,收獲的也是孩子自己,作為家長應該是帶領孩子走進這扇大門,告訴他們這扇大門后面會有什么,你將會遇到什么,讓孩子明白是為了什么而學習,只要這樣,再碰到挫折與困難,孩子才能憑著自身的信念度過,而不是你自己再旁邊著急,孩子卻無動于衷。

孩子收獲學習的成果
(注:各位看過文章的朋友,要是覺得我說得不錯,對你有啟發,請你點一下關注,讓我早日破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