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英語是通向世界的語言,那么編程就是通向未來的語言。

蘋果創始人喬布斯曾在接受訪談時說過: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習一門編程語言。學習編程教你如何思考…我把計算機科學看成是基礎教育,每個人都應該花 1 年時間學習編程。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也曾說:學習編程將改變我們的做事方式。編程除了是一種技能,還是一種思維方式。
掌握編程思維對孩子的學習和發展也有非常多的幫助:
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對事物整體規劃的能力
編程的思維的核心,是在處理復雜問題時,將問題拆解成一個個較簡單的問題,其中一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是相同的,就利用相同的模式來解決問題。將這些較簡單的問題逐一解決后,復雜的問題因而得以解決。在開始動手編寫前,需要對于整體程序,想要實現怎樣的功能或達到什么樣的目的做一個總體的規劃,這對全局把控能力是一種鍛煉。思考流程:

提高思考問題的嚴謹性
編寫程序需要遵循一定的邏輯,比如條件語句, “當……發生時,才會發生……”即編程中的“if語句”。此外,計算機并不像人類一樣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它只能機械地遵循給它下達的命令。如:

在編程時,就要考慮每一個指令的結果,以及跟下一個指令如何銜接。
編程中的調試和排錯環節是寶貴的挫折教育
無論是誰寫程序,都有可能出現bug。但是bug并不可怕,調試和排錯是每一個編寫程序者必經的事情,不論大人小孩都沒有例外,有時候只是少打了一個字母或是在某一行末尾少了一個分號,就會造成程序大亂,更別說邏輯分析問題上忽略的某種狀況和陷阱。這很有可能是個痛苦的過程,調了很久就是不對,孩子就會產生挫敗感。打敗挫敗、焦躁的情緒,用理性的邏輯解決問題是一個心智成長的過程。同時,在編程過程中,排錯是無法敷衍了事的,需要細心的糾察問題原因并解決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能讓孩子養成嚴謹的習慣,并改掉馬虎行事的毛病。
提高解決問題能力
編程沒有標準答案,但需要解決方案。為了達到某個效果,應該用什么樣的代碼塊和功能呢?這是在編程過程中需要常常思考的問題。當程序無法走通的時候,還需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問題,來達到最終的目標。
激發創造力
創造性思維始于質疑心態,編程通過鼓勵孩子進行一次一次實驗試錯,讓孩子探索他們的想法,質疑他們的假設,甚至是從所犯錯誤中學習寶貴的經驗。兒童時期無疑是想象力較豐富的時候,但是由于教育體制的問題,大多數中國孩子的想象力都是快速衰退,就孩子表達自己的手段而言,只能有講故事、寫作文、畫畫這幾項。而學習編程可以讓學生進入一個充滿創造力的全新世界。編程彌合了想象與現實之間,概念化與有形之間的差距,換句話說,學習編程可以讓孩子掌握他們的想法,并在計算機屏幕上實現它。
能得到成就感,增長自信心,愛上學習
當成功地編寫并運行一個程序是,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感覺就好像一個造物主,用代碼塊或代碼編寫出一個完全由自我創造的世界。當自己發現了bug并修復的時候,也會是成就感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