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咨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要說有人認為天才與瘋子就是一念之間這種說法大概就是形容“雙相情感障礙”開始的。
由于很多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在事業方面成就都非常大,比如我們熟知的天才畫家梵高就是患過這種疾病,為了提高人們對它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決定將梵高生日3月30日定為世界雙相障礙日。

雖然很多人不知道這個問題,但這個疾病離我們并不遙遠,根據2019年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有研究顯示,每20個人里面就有1個到2個人會在一生中的某段時間患上雙相障礙。
我國雙相障礙發病率逐年提升,患病人數已達840萬,在這些人的面前,生活給他們制造了許多悲歡離合,有讓人窩心的感情,也有最冷酷現實的問題。

患有雙相情感障礙的人經常在情緒兩級游走,抑郁時基本和抑郁癥的癥狀差不多,狂躁時會出現興奮、語速加快、無所不能感、不需要睡眠等。
而且隨著時間遷移,狂躁時間越來越短,抑郁時間越來越長,給患者造成巨大影響, 即使狂躁時沒有太多痛苦體驗,但卻因為躁狂發作會導致大手大腳花錢或者自大而影響周圍人對其看法。

為何人們會把這個疾病與“天才”聯系起來,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賈米森針對美國與英國47為藝術家與作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大部分人都有精神障礙,但具體詢問他們是否想要參加治療,大部分人都選擇拒絕,理由也讓人詫異,那就是害怕自己創造力下降所以拒絕治療。
許多人在發病高峰時甚至感到特別敏銳,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更容易創造出打動人的詩句、色彩與旋律,比如著名的音樂劇《彌賽亞》就是在躁狂發作期創作出來的。

我想回到普通人生活中,沒人愿意因為創造力而甘愿患上這種疾病。因為上述我說了,不僅給人造成巨大痛苦外,還會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
關于為何會產生這種疾病,當下說法不一,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問題是多種因素形成的,基因、神經、環境因素都可能對雙相精神障礙的發生和發展在不同程度上有影響。
遺傳方面:根據家族史精神疾病調查發現,孩子有10-15%的可能性甚至更高患上雙相。如果父母雙方都患有雙相,那么孩子患上的幾率便提升為30-40%。
研究顯示,雙胞胎中的一人被檢查出患有雙相,那么另一位孩子被檢查出雙相的可能性在40-70%之間。
針對生理方面來看,一項發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自然雜志子刊)的研究中表明:收集了6503名受試者的資料,包括2447名雙相障礙(BD)成人患者及4056名健康成人。研究者對被研究者進行核磁共振檢查,測量了腦皮質灰質的厚度和表面積,并觀察了常用處方藥物、發病年齡、精神疾病史、心境狀態、年齡、性別等對大腦皮層區域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相較于健康的人來看,雙相障礙患者雙側大腦半球的額葉、顳葉、頂葉的腦灰質,或者說腦皮質變薄了。

在心理因素問題成因中來看,早年創傷是導致雙相情感障礙的重要因素,還有部分患者有人格障礙伴隨雙相情感障礙。
這里還要提一點,由于有些抑郁癥患者服用抗抑郁藥物也會部分導致形成雙相情感障礙,在臨床上稱為“轉相”。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轉相”患者中部分可能本身就有雙相障礙,美國學者發表于2003年的一項對已確診雙相障礙患者的回顧性調查表明,在600名雙相障礙患者中,有79%曾被誤診,被誤診為單相抑郁的患者高達60%。而更加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被誤診的病例平均經過4名醫生診視后才被診斷為雙相障礙。被誤診者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經過10年之久才得到正確的診斷。
所以服用抗抑郁藥物需要及時和醫生溝通,千萬不要覺得自己認為知道如何服藥就拒絕復診。
當下解決雙相情感障礙更多還是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結合進行,除了這些之外,患者所處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寬容是緩解病情的重要因素。來自親人的社會支持以及包容、陪伴會提供一個良好的愈后環境,是預測患者之后情緒穩定性的有效指標。
(??優質心理學和心理成長社區,這里會每日分享優質心理學和精神衛生知識,大家一同成長討論吧!)
雙相障礙不同于單相抑郁的地方還表現在更嚴重的自殺傾向,更嚴重的暴力行為,更嚴重的受害傾向以及更為常見的精神病性癥狀。
所以即便患病時的確會產生靈感,但面對巨大痛苦和嚴重影響生活的代價,我個人并不認為這是值得的,有時候做一名幸福的普通人要比做個有病的天才更值得追捧。
??更多心理療愈文,可以參考我的學習經驗:
↙↙點擊鏈接閱讀更多文章,推倒阻礙改變內心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