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三步親子溝通法

第一步:講事實
描述問題的實際情況,也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事實,一定要實事求是
第二步:談感受
說出此問題給我們所帶來的感受,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負向的。
談感受需是自己在冷靜理智狀態下的感受,
而不是自己憤怒、激動的感受,也不是籠統的指責、訓斥或認錯。
第三步:提建議

針對問題,說出自己認為切實可行的意見及建議。
這就是親子溝通三部曲,是不是很簡單呢?
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運用,我們來做一個案例探討
【討論】孩子偷拿父母的錢,被你發現了,你要跟孩子談話用這三個步驟,怎樣做?

用心教導
如果按照親子溝通三步法應該怎么去溝通呢?
1、 講事實:我看到我錢包里的錢少了,我聽到你親口承認是你拿了。我感到很震驚,很生氣,也很難過。我很擔心你的這個行為。
2、 談感受:媽媽找你來談,你偷拿爸爸媽媽錢的事情,你是不是覺得有些緊張,也感到有點害怕。你很擔心,我們會用打和罵的方式來教訓你。
3、 提建議:這件事,你想怎樣解決呢?我們需要找到解決的辦法。
比如:1、誠懇地道歉;2、擬定還錢計劃;3、寫檢討書;4、如果下次再出現這樣的行為,怎么辦?5、你每個月需要多少零花錢6、用什么樣的方式得到零花錢,才是父母所允許的。
有效溝通的基本技巧不是武斷地給孩子下結論、貼標簽,而是與孩子溝通、講事實
不是指責、打罵孩子,而是與孩子談自己的感受、心情;
不是全盤否定孩子、命令他服從自己,而是提合理的建議,讓孩子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第二個簡單實用的溝通技巧
二、4D1K溝通法則
運用“4D1K"溝通法則,可以很容易和孩子溝通。
因為只有遵循孩子的大腦接受模式,他才會跟你走,聽你話。
第一D,好的…不論是孩子還是家人,在與我們溝通時,不管他們說出對的還是錯的想法、建議,我們首先需要回復對方:“好的。”
這是與對方溝通的第一步,
讓對方感覺到我們在認真傾聽,同時也是對對方所說出內容的初步反應。
對方會認為你在認真聽他所說的,并且得到了初步認可
心情會非常愉悅,就會愿意繼續眼您進行溝通。
第二D,你的…重復對方的想法,讓孩子、家人再次確認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也就是先初步肯定認同對方,這樣才有繼續溝通的可能。
第三D,我的… 在和諧的氛圍中,提出自己的想法、意見,發送給孩子
第四D,咱的…對方傾聽、思考“我”剛才發出的信號的同時,我們再接著說出“咱的目標”,再次發出信號,引導孩子、家人考慮整體,引導對方思考。
第五K,可以嗎?
在上述四步都講述完成后,提出自己新的建議方案,
孩子感到充分被尊重,認真思考之后,認為建議合理,多數都會樂意接受且去執行。
這就是4D1K溝通法則,你學會了嗎?
看起來很簡單,關鍵是我們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有句話:沒用=沒有用
毛主席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管多好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們不去運用,如果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幫助
那么也就沒有學習的必要

最后我想分享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鎖頭很結實,一把斧頭過來說,我能把他撬開
但是撬了半天鎖頭巋然不動
一把小鑰匙走過來說看我的,輕輕一擰就開了,
斧頭很不理解,我花了那么多力氣沒有撬開,你才這么小你怎么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了一句名言:因為我懂它的心!懂心不用費力鎖就開了
我們教育孩子不也是一樣嗎?
你是要做斧頭還是鑰匙呢?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的鎖,你要打開這把鎖,需要心的鑰匙。
教育是“開心門”的過程,你“改”了,孩子就“變”了。
這就是“開門原理”,是改變孩子的核心原理,也是家庭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
要想改變孩子,先要改變自己。
運用“三步親子溝通法”或“4D1K溝通法則”和孩子做一次深入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