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心理健康是指幼兒的心理發展達到相應年齡組的正常水平,情緒積極、性格開朗,無心理障礙,對環境有較快的適應能力。筆者通過文獻閱讀后認為,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從多層面(家庭、學校、社會)地開展,才能全方位地為幼兒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境,為幼兒的茁壯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
關鍵詞:幼兒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一、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兒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期。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條件,給予兒童必需的保護、照顧和良好的教育,將為兒童的一生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國家要努力創造條件,讓兒童享有可達到的最高標準的健康咨詢及不良心理矯正服務[1]。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點,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見,國家和社會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重視。
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及問題來源
據一項對我國22個城市的有關資料顯示,4-16歲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達12.97%,其中幼兒占很大的比例。另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一項對3000名4-5歲的幼兒的心理健康調查表明:8.8%的幼的兒有不良習慣,11%的幼兒情緒抑郁、自卑,5.8%的幼兒焦慮、緊張,20%的幼兒表現出多動、坐立不安,25%的幼兒偏食,22%的幼兒性情古怪(周燕,1998)[2]。
王思佳(2016)指出了當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誤區:1、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仍停留在膚淺的表面;2、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相踐脫離[3]。
李倩楠等(2017)指出兒童心理問題主要源自:1、家庭結構不合理、家庭教育方式不當;2、學校教育觀念不合理、教師素質良莠不齊;3、幼兒自我意識較強、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導致成孤僻、自卑、焦慮和抑郁等心理問題,以及情緒難以合理宣泄導致心理疾病[4]。
三、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通過對相關文獻的閱讀發現,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學者們從不同的角度來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當孩子降生在世界上的這一刻,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人,他必然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家庭、學校、社會這些環境,對幼兒的心理健康,乃至其整個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為此筆者認為,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層面開展。同時由于幼兒的特殊性,在對幼兒開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上,需要采用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的方式、方法。
1、在家庭層面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幼兒,家長是維護幼兒心理健康的關鍵。所以,家長首先要努力成為一個符合心理健康標準的人,以自己為榜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幼兒。
同時,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一個全面觀。俞國良在《現代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出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1、智力正常發展;2、情緒健康穩定;3、性格特征良好;4、人際關系和諧。所以,作為家長不能僅僅關注幼兒的生理健康,也不應該僅僅關注幼兒的智力發展。而是應該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使幼兒成為一個真正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家長要教授孩子合理的宣泄自己的情緒,提升幼兒自我情緒的調節和管理能力。提升幼兒的抗挫能力和獨立能力,避免包辦替代、過于溺愛。注重滿足幼兒的精神需求,而不僅僅滿足物質需求。
2、在學校層面上開展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學校教師需要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心理健康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在開展教學課程設計時,充分考慮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符合幼兒的教學方式,讓幼兒有興趣學、主動學。避免因課程難度超出幼兒的發展水平,導致幼兒產生挫敗感;在教學活動中關注每個幼兒,同時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幼兒的能力都能夠得到發揮,自身的價值得到體現;教學目標注重幼兒的全面發展,避免重知識,而忽視情緒、情感、態度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
學校要促進家園合作,創設機會與家長進行溝通、相互補充,形成合力,形成幼兒心理健康的統一戰線。
3、在社會層面上開展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
社會要傳播科學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家長和教師提供相關專業和科普的培訓。以避免幼兒園小學化這種違背幼兒發展的問題出現,為幼兒減負。
倡導社會對媒體創編和播放符合幼兒的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節目,為幼兒具有正向榜樣、價值觀。
四、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幼兒有別于成人,幼兒有其獨特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所以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需要以此為基礎。筆者認為,游戲是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幼兒在玩中學、在玩中成長。游戲不僅可以應用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還可以在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進行應用。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心理發展,甚至可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對幼兒開展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化的方法和技巧。不同類型的游戲可以培養幼兒不同的知識、情感、技能。游戲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情緒的調控、性格的塑造、人際的和諧。
另外,張麗霞(2017)從游戲、環境創設、繪本故事、心理劇等方法來開展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5]。還有文獻從體育、美育、數學教育等方面作為切入來對幼兒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五、小結
以上是筆者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淺談。筆者認為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家長或者教師的事,它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需要相互協同、共同努力來開展。而且其開展的方法也需要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來進行。
參考文獻:
[1]國務院.《中國兒童發展綱要》
[2]林崇德主編.《幼兒心理健康教育》.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
[3]王思佳.《淺析當下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誤區及對策》.教育學研究.2016
[4]李倩楠、吳楠、戚海琴.《關于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問題及對策探討》.長江叢刊.2017
[5]張麗霞.《多樣化手段開展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求知導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