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學架子鼓已經三年多了,之前也寫過一些相關文章。我一直以為這是個小眾題材,寫了估計沒人看。但沒想到反響不錯,尤其有一篇器材購買的文章(小孩學樂器自然要花錢買裝備,但架子鼓是最耗神的!)竟然獲得了很高的閱讀量。
這三年來,我經常收到一些準備送孩子學鼓或者剛送孩子學鼓的家長朋友們給我發來的咨詢問題。我發現這些問題有高度的共性。所以,本文整理了10個常見問題。
注意,很多問題不存在客觀答案,或者專業人們也沒有統一的答案。所以,本文都寫的我個人的理解。同時,本文絕大多數內容只針對普通孩子,不針對要走專業路線的孩子。
1 學架子鼓好不好?
這樣的問題過于寬泛,難以回答。
簡短的回答——有好有不好。詳細的回答,那足夠寫一本書。
問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對這件事還很不了解。建議要么多了解一下,要么先上上試試,邊上邊了解。
最后,建議大家不要問這樣的問題。
2 孩子幾歲學架子鼓合適?
我兒子是四歲一個月開始學的。但我現在回過頭看,并不覺得這是個正確的選擇。
我現在認為孩子5歲以上,身高125cm以上,體重20kg以上,這三個條件同時滿足再開始比較好。
打鼓主要靠手指手腕,而非掄胳膊。而低齡小朋友精細動作發育不夠,很多技術細節因年齡過小而無法做到位。
拿最簡單的鼓棒握法來說,要求大拇指按住鼓棒,虎口閉緊:
但低齡小朋友很難在擊打過程中保持這個姿勢。一個常見的現象是低齡小朋友握錯了,老師也并不會太糾正。我見過數不清的孩子,用抓握的方式。他們長大后必須改正,只怕花的時間更多。
孩子上課和練習要么用真鼓,要么用電鼓。雖然它們都能調節高度,但很遺憾的是,不能無限制地調節。
孩子的身高不夠,臂展不夠時,難以用正確的姿勢,夠到架子鼓中的每一個設備。
比如小軍鼓(下圖紅箭頭所指)要求鼓面大約在鼓手胯部的高度:
孩子的身高不夠,就會發現把小軍鼓降到最低,鼓面仍然幾乎在孩子胸部。孩子必須聳肩才能打,而聳肩是嚴格禁止的姿勢。
同樣的,腿不夠長,要夠到底鼓都很費勁,更別說踩點花樣了。
電鼓的體積比真鼓小很多,所以對身高的要求也會小。我當時買電鼓的時候咨詢過一些賣家。他們比較一致的說法是孩子身高125cm以上,才足以駕馭。
理論上來說,有專門的兒童架子鼓銷售,尺寸會小很多。如果買兒童架子鼓,身高就不是大問題。但現實中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教鼓的地方有這配置,也沒見過任何一個家庭購買。我想這應該是會增加額外花銷造成的吧。
最后說一下體重的問題。
打架子鼓需要孩子兩只腳參與,比如右腳要踩在踩錘上,擊打底鼓:
這玩意可以調節力度,但即使調到最輕,對小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吃力的!經常出現孩子只用腿踩不下去,而必須用全身力量來踩的情況。整個人就會在打鼓時大幅搖晃。
我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問題,問兩歲九個月學架子鼓合不合適?說老師講,打擊樂可以早學。
兩歲九個月絕對不可能,天方夜譚!很多機構為了掙錢,已經毫無職業操守可言。打擊樂的確可以早學,搖個沙錘、敲個三角鐵也是打擊樂,兩歲多玩這些挺好。架子鼓這種需要高度精細控制的樂器,除非孩子天賦異稟,發育速度異于常人。
我兒子的架子鼓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畢業的,他早早就規劃了,他的孩子一定是要學鼓的,而且是要走專業路線的,他會親自教。但是,他孩子在5歲前,他什么都沒教。而是花錢送到外面學奧爾夫,學視唱練耳。他說,小的時候感受音樂,訓練大腦最重要,手藝等到5、6歲以后再學不遲。
3 女孩學架子鼓有沒有劣勢?
如大家所見,目前職業樂手中,男鼓手的數量遠遠多過女鼓手。而且,打鼓看上去像是一個很費體力的活動。所以,女孩子的家長難免有些擔憂。
我個人對此的答案是99%的情況下,女孩和男孩是一樣的;1%的情況下,女孩有劣勢。
如果說打鼓是一項體育運動,看誰打得快,誰打的聲音大,誰就厲害,那么女孩的劣勢就太大了。
但打鼓不是體育,而是音樂。99%的歌曲不需要打超級快,也不要打多大聲,女孩子的機能是完全足夠的。
打鼓是需要一定的體能和力量。但打鼓有技巧,掌握技巧之后,很多動作實際上并不像看上去那么費勁。
當然了,在頂尖鼓手中,他們需要打一些特別快的,或者需要通過瞬間的爆發力來控制音色。這種情況下,女性確實是吃虧的。但請相信我,我們絕大多數人都跟這種情況無關的。
在我們普通人的世界里,如果一個女孩每天練1小時,一個男孩每天練10分鐘,那么這個女孩100%水平會被這個男孩高。
4 架子鼓難學嗎?
如果想學到比較高的水平,沒有哪個樂器是好學的。
架子鼓的入門是相當容易的,特別是稍微學一學就能演奏歌曲這一點讓孩子容易在開始階段有成就感。我兒子從零到完整演奏了第一首曲子,花了兩周。
有首歌我相信大家肯定都聽過,酷玩樂隊的《Yellow》,中文版是鄭鈞翻唱的《流星》。
下面是它的鼓譜:
你不需要識譜,但是我想你應該也能發現,這首歌基本就是3個紅框中的內容,在不停地循環,且前兩個紅框還高度相似。
這首歌好聽嗎?好聽極了!這首歌的鼓難打嗎?太容易了!
一個零基礎的成年人,要學會打這首歌,忽略掉譜中的加號和圓圈,打對拍子,音色先不管,大概只需要30分鐘。孩子要學會,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一個現實是大多數 Pop 和 Rock 風格的歌曲,其鼓非常簡單。孩子學不了多久就能演奏很多歌曲中的絕大部分小節。
這是架子鼓容易的一面。
但是,像上述《Yellow》這種歌曲現在給我兒子演奏,他基本提不起興趣。因為實在太簡單了,他可以在拿到譜之后,第一遍演奏就合上音樂,全打對。所以,必須向更高難度的歌曲前進。
一旦你想打更高難度的歌曲,那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通常需要練習相當長時間的基本功,然后才能駕馭上一個難度的曲子。再上一個難度呢?再練基本功。
架子鼓的基本功之多啊!我目前的感覺是沒有盡頭。我兒子這三年多來,90%的時間都在練基本功,老師覺得差不多了,就發幾首歌玩玩。
基本功的練習無疑是比較枯燥的,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不能承受長時間的基本功練習,所以他們的水平將永遠停留在某個比較初級的層級。(注意,我并不認為停留在某個初級層級有什么不好)
我以前聽過一位架子鼓老師的公開課,他說,水平低的時候打流行和搖滾,水平中等打放克、布魯斯、巴薩諾瓦之類,水平最高打爵士。
我兒子學了三年多了,還從來沒打過爵士,因為基本功不夠水平。中等難度的歌曲也只能打一些相對比較簡單的。最近在練的一項四肢分離的基本功,已經練了一年多了,老師說這是專門為南美音樂準備的。我估算了一下,就這一項基本功就還得練兩三年才能達到老師心中的目標啊!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架子鼓是很難的。
5 上大課合適還是上1對1合適?
從水平提升的角度來說,肯定是上1對1合適。所有樂器的學習都如此。
但是,對于零基礎的孩子,父母也不確定孩子是否真有興趣,是否能長期堅持。那么,我建議上大課也無妨。
通常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上大課,有同學可以一起玩玩也挺好的。
上一段時間,若孩子真有興趣,有意愿快速提升自己的水平,再換成一對一不遲。
6 是教歌的老師好?還是教基本功的老師好?
目前的架子鼓老師從教法上講,大致分兩類——
- 以教歌為主。一首歌學會了,教下一首。新歌中涉及到什么新技術,就練一練。
- 以基本功為主。主要教基本功。基本功到什么檔次了,就發對應檔次的歌練一練。
自學成才、從小混樂隊、音樂培訓學校出身的老師多為前者。正規音樂學院科班出身的老師多為后者。
兩類老師我兒子都經歷過。
雖說從學歷上講,后者明顯優于前者。但是,我并不認為后者適合所有的孩子。
比如我兒子第一位老師屬于前者,幾乎每個孩子跟著他都高高興興的,他很少批評人,歌曲一首接一首教,孩子們很有成就感,但客觀說,水平提升緩慢。他說,如果孩子在家里不愿意練習,就一周多來上幾次課,以課代練。家長是否陪著上課他都沒意見。只要有孩子愿意跟他學,他來者不拒。
我兒子第二位老師(也是現在的老師)屬于后者,上課就比較嚴肅了,要求家長陪著上課,回家監督練習。90%的時間都是各種基本功,孩子水平提升快速。但很多孩子接受不了,在家里不練習。于是上課的時候,他也痛苦,孩子也痛苦。他甚至會勸退不用功的孩子。
你說哪種比較好呢?我覺得適合自家孩子的特點和父母的期望更好。
我曾聽一位架子鼓老師說——學鼓又不是學數學,這玩意高考又不考,咱們何必給孩子施加那么大的壓力?如果目標是達到高水平,那就天天練;如果目標是業余時間圖一樂兒,那學幾首歌玩玩,高高興興不也挺好的嗎?
對此,我深以為然!
所以,哪種老師好,完全看父母設定一個什么樣的目標?以及孩子的特點是否能匹配上。
如果你不知道應該設一個什么目標?那我建議先設個低的,讓孩子試試。未來看情況再修正目標就好。
7 一周上幾次課好?每天練多長時間好?
我個人覺得對大多數孩子來說,一周一次課最好。除非孩子在家不練習,需要送到老師那兒以課代練。
每天練多長時間,這個取決于孩子的年齡和教學內容。更關鍵的,取決于孩子的長期目標。
如果孩子明確要走專業路線,那一天練5個小時以上是必須的。
對于普通孩子來說,我建議剛開始控制在半小時以內,后期控制在1小時以內。
我兒子4歲多剛學時,每天最多練十五分鐘。現在7歲多,每次練習盡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偶爾長一點也不超過一個半小時。
8 是買真鼓好還是買電鼓好?
這個問題在網上可以吵死人,支持真鼓的人會用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恐嚇你——小孩用電鼓會養成壞習慣,以后就完了,只能當個興趣……但幾乎沒有人講為什么?
我先說我的觀點——對于要走專業路線的高水平孩子來說,必須用真鼓。對于普通的低齡孩子來說,電鼓在開始學鼓的若干年內,比真鼓更好。
然后,我來解釋一下為什么?
我之前寫過文章說電子琴不是鋼琴的替代品,而是和鋼琴完全不同的樂器。但電鼓并沒有電子琴的地位,電鼓就是真鼓的替代品,再怎么模擬真鼓,也不會比真鼓更真。
所以,稍微上規格的架子鼓比賽,一定是用真鼓的。《樂隊的夏天》這樣的高水平音樂節目,也一定使用真鼓的。
那么,如果孩子未來要去參加比賽,或者要走專業路線,平時就最好是多用真鼓。
電鼓無法在大型比賽和演出中替代真鼓,那能在小型比賽或演出(比如學校的文藝活動)中使用嗎?
答案是可以。現在很多酒吧、live house都使用電鼓,演奏點 Pop 和 Rock 的歌曲完全足夠了。
所以,選真鼓還是電鼓,首先要看孩子學鼓的目標是什么?
第二個問題是,孩子初期用電鼓,以后切換到真鼓上有什么差異?
電鼓切換到真鼓,大致有3個差異:
- 手感不同。鼓面對鼓棒的彈性不同,所以高難度的演奏,在電鼓上練熟之后,到真鼓上還需要時間適應。
- 距離不同。真鼓的尺寸比電鼓大很多,所以在從一個鼓切換到另外一個鼓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移動距離。
- 音色控制不同。真鼓可以打出很多音色,國家交響樂團的鼓手在軍鼓上能打出120種音色。電鼓的音色都是內置的,其軍鼓能有10種音色就不錯了。
學鼓從純技術層面,我認為主要學三樣:四肢分離、打擊速度、音色控制。
四肢分離的練習,電鼓和真鼓的訓練效果是一樣的。
打擊速度其實主要在啞鼓上練習,然后換到真鼓上會打一些折扣。在電鼓上也可以練,換到真鼓上也會打一些折扣。在我看來沒有什么不能接受的。
音色控制,確實真鼓出色得多!但是普通水平的鼓手打不出120種音色,Pop、Rock這些音樂也不需要120種音色,一首歌里軍鼓能打出三四種音色,通常就足夠了。所以,對于普通鼓手演奏普通難度的曲目,夠用了。
綜上,孩子早期學鼓用電鼓完全足夠了。
第三,孩子用電鼓有一些優勢。
電鼓的體積比真鼓小得多,所以更容易匹配上低齡孩子的身高。電鼓更容易打出漂亮的音色。電鼓可以調節音量,不擾民。電鼓錄音及進行后期處理,比真鼓容易得多。電鼓可以切換各種風格的真鼓音色……
擾民這一條,我要特別說一下。
在我看來,我覺得不影響鄰居比自家孩子學鼓更重要。所以,我家買鼓的時候,想都沒想就買了電鼓。
有很多朋友給我說,真鼓裝上靜音裝置,也不擾民。親,真鼓比電鼓的最大優勢不就是手感和音色控制嗎?裝上靜音裝置,手感改變了,音色幾乎全無,我買它回來干啥?
我兒子就是一直使用電鼓。為了保留未來參加高水平比賽的可能性。我們定期會去外面租鼓房,練習一下真鼓。
就我的觀察而言,我兒子目前的水平,他練習的基本功和曲目,切換到真鼓上之后,速度會有一點損失,其他都還好。他也不需要多長的適應時間。
租鼓房也很便宜,普遍在二三十一小時,如果你租100一小時的,那豪華程度遠遠超過小孩練習的需要。
所以,我覺得普通小孩子用電鼓學鼓在前面若干年,沒有什么問題和風險。
9 買什么牌子的鼓好?到哪里買能買到真貨?
叫得上名的真鼓品牌,不超過十個吧,你一搜就能搜出來。電鼓品牌基本就是 Roland 和雅馬哈。
想好自己的預算很重要。按照自己的預算去尋找對應的產品即可。
至于真貨,可以直接上品牌的官網,然后從官網查到其在中國的實體經銷商和網絡經銷商的名單,然后再去購買。
我家買的雅馬哈電鼓,我就是使用的這個方法,查到實體經銷商地址后,直接過去看貨、談價、訂貨。
其他品牌我想應該也能使用類似的方法吧。
10 健康隱患
學樂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健康隱患不可不提前了解。
學架子鼓最大的健康隱患是聽力受損。我以前專門寫過文章講聽力保護(孩子學樂器學音樂不重視這件事,真出了問題是無法補救的),建議一讀。
學架子鼓的另外一個職業病是腱鞘炎。其主要源自手指手腕錯誤的發力方式以及過度的練習。我建議不要讓孩子練習太長的時間,而且每天練習前要熱身,練習完要放松。
聽力受損和腱鞘炎都是治不好的。大家一定要充分重視!
11 總結
以上就是我常常被問到的,關于架子鼓學習的一些問題。
歡迎討論交流!但我本人很反感觀點不同時,不好好說原因,卻進行人身攻擊、恐嚇孩子前途等聊天方式。希望大家理性交流!
如果大家有本文沒有包括的問題,也歡迎大家留言。
希望本文對想送孩子學架子鼓的父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