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擔任了幾個不同班型的教學任務,有兩個班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什么情況呢?
為方便表述,姑且稱之為一班、二班吧。
一班的學生比較靈,活潑,情商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因此在這個班教學時,隨機的鼓勵、贊揚自然也比較多。
另外,這個班的課代表也特別盡職盡責,總是笑嘻嘻的,每次上課前,就會來找我要去U盤和翻頁筆,提前在白板上打開,每次打開的頁面都恰到好處,甚至連白板筆也都調到慣用的模式。
每次進去上課時,黑板上是調好的內容,不用耽擱,直接進入教學,既節省了時間,也愉悅了心情。
另外,這個班的課堂提問,預習也都比較到位,所以課堂教學進行得很順利,用學生的話來說,就是一場雙向奔赴,所以師生雙方的每一次交流,都是順暢而輕松的。
二班相對來說,沒有一班靈動,或許是缺少領頭羊,或許是整體班風比較沉默,總之,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千方百計去活躍,效果也不顯著。
回顧提問,更不用說了,明明布置了,可是叫起來的總是答不上來,而預習工作,更是屢屢落空,課代表也是個特別文靜的女孩,特別文靜,從不會主動找我要課件之類,所以課前我在白板上打開課件時,學生在下面亂哄哄的,若是遇上卡頓、彈出廣告,那個時候,真的是挺郁悶的。
也鼓勵,但是鑒于他們背誦和預習,以及課堂的表現,鼓勵自然是少了很多。
一學期過去了,我發現,兩個班的差距越來越大,不止是我帶的學科。
由此可見,如果拋開學生本身情況不說,鼓勵真的是可以促進教學,提高學生成績的。
當然了,凡事都有兩面,鼓勵多了,活潑的氛圍下,紀律有時候難免會亂一些,雙刃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