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各位同仁早上好,我們今天繼續學習中庸與贏得客戶的72個機會。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中庸的第九小節。
原文
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這句話我們可以多讀幾遍,非常的有能量。它的意思是在說,天下國家都是可以平定的,高官厚祿都是可以辭退的,甚至刀山火海都是可以走過的,但是中庸卻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極難做到的。我們看,國家可均,爵祿可辭,白刃可蹈,哪怕是這3點,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講,都已經是不可能,或者說極難做到的。那中庸為什么比以上3點都還要難呢?那既然它如此之難,我們作為普通人學習《中庸》又有怎樣的意義呢?我們逐句的來學習。
第一,天下國家可均也。天下國家都是可以平定的,這是一種怎樣的氣象,它有多難呢?我們看《中庸》的作者子思生活的年代是春秋戰國中后期,當時大國就有二十幾個,小國更是有上百個。后來秦始皇一統天下,但即使強大如秦國卻也不過是在秦二世便戛然而止。用陽明先生的話說那就是:“王道熄而霸術昌”。可見憑借霸道完成的功績雖然夠大,但偏離了中庸之道,難以持久啊。同樣的,如果回到當今的年代,這就好比我們作為普通人,卻要被要求在面對著復雜多變的國際情勢面前,去布局國際戰略,或者說站在聯合國的舞臺為世界各國謀出路,想想看這有多么難呢?這樣的境界離中庸又有多遠呢?
第二,爵祿可辭也。高官厚祿也是可以辭退的,說到辭官歸隱我們經常想起陶淵明。的確,陶淵明先生遠離了當時黑暗的政治環境,保全了自己的氣節,但同時也因為歸隱山林而失去了為社會和百姓作出更大貢獻的機會。所以有句話說的好啊,小隱隱于野,中隱隱于市,大隱隱于朝。真正的中庸是站在朝堂之上,舉起高官厚祿,卻依舊堅守著那顆樸素而潔白的心。回到我們自己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比方說,看到眼前的公司面臨種種問題,我們當然可以選擇兩袖清風另謀高就,但是越是眼前存在困難的地方,也越是我們被需要的時刻,也更是能夠大顯身手的舞臺呀。如果我們立馬就換了一家萬事俱備的公司去干活,那我們自己的貢獻又在哪里呢?這樣的境界離中庸之道又有多遠呢?
第三,白刃可蹈也。刀山火海都是可以走過去的,這體現出了一種相當高的勇氣。比方說,戰國時期的名將廉頗,就是在完璧歸趙和滿池之會中,多次出生入死,保存了趙國的尊嚴。對他來講,為自己的祖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但是即使如此,距離中庸的最高境界也還是有相去甚遠之處。陽明先生有講過一段話非常的有能量,在這里也與大家共勉:“夫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難;成天下事易,能不有其功難。不有其功易,能忘其功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貢獻有三個層面,第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但是未必能把事情做成;第二,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同時也把事情真正的做成,但此刻心中難免還有對功名的掛牽;而第三個境界,是在赴湯蹈火把事情做成之后,不僅不貪戀功名,甚至還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功勞。同樣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會有為了朋友要兩肋插刀的時刻,比方說朋友做生意需要擔保,雪中送炭,與他共進退,甚至一同來承擔債務,能夠做到如此,已經是相當優秀的品質了。
但是具體中庸之道還有多遠呢?“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這三種已經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品質了,可為什么中庸不可能呢?我們作為普通人,又可以在哪里提升,來逐漸靠近中庸呢?其實一個人的道行是格局與境界的綜合,也就是說,一個人心靈品質呈現為格局和境界兩個方面。前面提到的三種品質就是擁有大格局的人所具備的,因為有了大的格局才能與他人同甘共苦,超越功名利祿,為他人兩肋插刀。但是,就境界而言,還是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比方說,對于格局大但境界不夠的人,因其事業規模大,影響力感召力大,但是他在內心深處存在著許多不好的念頭,因而境界不夠高。有時候格局大境界低的人,他的事業對自己、他人和社會的傷害與危害都很大。如果能在提升格局的同時也提升境界,那無疑就能更加接近中庸。
如何能夠同時提升境界和格局呢?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思無邪三個字,用大則大,用小則小。我們來看一個生活中的場景。中午吃飯的時候,餐桌上有水果,每個人都可以順手來拿一個蘋果。每次都挑大的蘋果拿多少有些貪利,每次都挑小的蘋果拿多少有些貪名。每次隨手順便拿一個蘋果,可能就比較接近中庸了。無邪可以幫助我們逐漸超越不明和貪欲,逐漸提升中庸的層面。
現在我們再來品味一下今天的原文。子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我們來總結今天學習的三個要點。
第一,天下國家可以平定,是智慧,但還不是中庸的全部。
第二,高官厚祿可以辭去,是仁愛,但也不是中庸的全部。
第三,可以走過刀山火海,是勇氣,依舊不是中庸的全部。
思無邪,以一顆空靈純粹的心,依道而行,才是中庸。隨之,智慧、仁愛、勇氣等品質都蘊含于其中。
商業案例
沒人拒絕,你真誠對他好。伙伴們,我們先來聽聽,來自400208班張靜的心得。
她說,月初有位顧客買完產品后再也沒來電,我有些擔心,連續打了三次電話對方都沒有接。若在以前我不會再打,但當我想到,顧客第一次用我們的產品,萬一覺得哪里不舒服肯定會著急。抱著這樣的心態,心里裝著對顧客的關愛,我再一次撥通了電話。結果,顧客不僅接了,而且我們溝通得非常好,我這心里一陣陣的感動。謝謝張靜的分享。那今天我們學習的第9個顧客接觸點就是,顧客鏈接。主題是,每天鏈接5個顧客。顧客的黏性,感情的培養,就是在日常一次次一點一滴的鏈接中逐漸累積起來的。一會兒,在接下來的課程內容中,我們會繼續針對你的心得進行回應。好我們來看今天課程的主要內容,通過好的念頭,利益他人,記錄本三個關鍵詞,分享關于顧客鏈接的三個要點。
第一個關鍵點,好的念頭。剛剛張靜說,她連續打了三次電話,顧客都沒有接,但當她升起一份要想對顧客好的心念時,她選擇了再來一次,就通了。每一通電話,每一條信息,傳遞的都是一種能量,我們在打電話發信息的時候,我們的磁場和氣場對方都能感知到。如果我們的心念不對,對顧客就是一份打擾。據說,即便我們的大腦覺察不到也分析不出來,但是彼此的心絕對有感應。人們常說,當你持續的,默默的祝福一個人,都會改善你和他的關系。正所謂一念善,眾善相引而來。我們舉個例子,在發微信或者撥通回訪電話前,至少想著對方,并且在心中升起5個好念頭。然后將這些好念頭編輯成文字,或者組織成語言呈現給對方,如此,每一句話都是由心而發,每一次都是在與對方建立起心與心的鏈接。此時此刻的你,內心流動著一股能量,流淌出來必然是有力量的語言,對方收的到。正如張靜所說,之前自己常常帶著企圖心,打電話前會有抗拒,又害怕被拒絕。當下,她有了對顧客好的念頭,打每一通電話都很輕松,打得理直氣壯,問心無愧。所對應的,是友善的相互尊重的鏈接。一句話總結就是,正能量的念頭讓你充滿能量。
第二個關鍵詞,利益他人。與其說每天鏈接5位顧客,不如說每天利益5位顧客。無論是拓展新顧客還是喚醒老顧客,前提都是利益他們。通過利益他們,我們自己的心靈也會得到滋養。我們拿鏈接新顧客舉例。前面課程提到的盛燕大家還有印象吧,在外拓客的盛燕,她們都有機會鏈接很多人,抓住每一次機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所以,她在雨天幫助路人找充電器,請推著熟睡孩子的母親進店坐一會兒休息休息,每一個善意的舉動都讓自己的內心激起暖流。儲備能量,開發智慧,就這樣日積月累,因緣具足時,自然有好的結果向她迎面走來。無論面對老顧客新顧客,無論是打電話還是發信息,要常常問問自己,我可以為顧客做些什么,我憑什么可以利益到顧客呢?就這樣天長日久,我們自然會生出方法,也會贏得機會。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滿價值,你會擁有成就感和崇高感。最終通過利益他人,也利益了自己。
第3個關鍵詞,記錄本。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有方法,有目標,有追求,逐步積累的一個過程。顧客黏性,感情的培養,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觸中慢慢的厚重起來的。還有一點很重要,顧客是一面鏡子,照見的是我們的心。每天記錄下自己和顧客鏈接中的好念頭,就是記錄自己心靈成長的軌跡。在這里我建議要有一個記錄本,每天鏈接5位記錄5位,慢慢就會有50位500位顧客軌跡,留存在你的記錄本中,到最后,你會真切的感受到每一位顧客都是貴人,他們助推和見證了你的成長。
再分享就要結束的時候,有兩句話我們送給大家。一句是,我們記錄的是自己的好念頭。第二句,真正的與顧客的第一步的鏈接,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一句話,念頭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的。
總結一下今天的三個要點:1、好念頭,正能量的念頭讓你充滿能量;2、利益他人,每一個鏈接他人的機會,又都是利他人,且利益自己的機會;3、記錄本,小小記錄本,心靈成長大作用。
最后為大家呈現顧客鏈接的方法和心法
方法:準備好記錄本,開始記錄好念頭。
心法: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深深的祝福大家,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