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明厚
契約精神是古往今來做人的原則。由浙江京昆藝術中心新創排的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重點資助項目——現代京劇《山里人·岕里情》,生動地演繹出浙江長興山里人對守信的重視和承諾的擔當。
到底是有情還是無情
由王長安、蔣演編劇,翁國生導演的《山里人·岕里情》入戲很快,大幕拉開就展現了新老村支書馬合作(王峰飾演)、李青青(姜艷飾演)兩代人圍繞承諾與守信產生的矛盾沖突。
戲劇沖突在兩個時空里發生,一個是當下,一個是35年前。35年前,一場兇猛而來的大洪水摧毀了白都岕的房舍田莊與公路,為了求生存,青年村民杜青山(毛毅飾演)率領一批年輕人背著簡單的行囊外出打工。村支書馬合作趕來攔住了大家,“你們都走了這岕子交給誰?一場山洪剛過,墻倒屋塌道路毀,正需要你們這些能跑能跳的年輕人去恢復重建?”為了重振山村,馬書記這個男子漢甚至當眾一跪,立下誓言要絕境突圍:要是誰家真死了人,是后生的,我就替他當孝子,給長輩養老送終。人群中有人問如果老人死了呢?馬書記情急之中有點口不擇言:我妹子就給他家做媳婦,傳宗接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妹子馬水琴和相愛的杜青山都急了,鄉親們也明白馬書記是真急了眼了。馬書記這當眾一跪和這一當眾誓言,體現了他知恥而后勇,要保住白都岕的根振興山村的決心。被感動的村民們全都留了下來,跟著馬書記重建家園先修山路。
這部戲的戲眼就在一語成讖,同樣的考驗也落在了馬書記妹子馬水琴(黃金飾演)的身上,從小爹娘走得早,哥哥從來沒有讓她受過一點委屈。此時馬水琴盡管內心糾結,卻實在不忍心看哥哥默默流淚,聽他聲聲嘆息與道歉。為了顧全大局,水琴決定要讓哥哥坦坦蕩蕩立在人前,兌現諾言,讓山岕早日改觀。當杜青山質問水琴你哥怎能剝奪你的婚姻自由?水琴充滿深情地說:“他,他是為了咱們山岕,這人心可聚不可散哪!”由此杜青山與馬合作結下了梁子,一氣之下杜青山遠走他鄉。導演翁國生將傳統京劇《鐘馗嫁妹》與“馬合作背著妹子出嫁”這兩個古今戲劇場面,同時展現在舞臺上的兩個空間中,讓人看了真有點五味雜陳。
道是無情卻有情。這個看似不合情理的守信行動,隱藏著馬書記與相依為命的妹妹對家鄉無比深沉的愛。這堅硬中有濕潤,沉重中有柔軟。馬書記一諾千金,他偷偷擦干眼淚昂首挺胸,團結村民擼起袖子拼命干,終于讓白都岕打贏了翻身仗,迎來了山村前所未有的發達與興旺。馬書記的守信,顯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擔當,正是一個普通基層書記的人格魅力,它召喚著所有的山里人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打造美麗的家園。
到底要榮譽還是要守信
第二個戲劇沖突是當下,新書記李青青是馬合作的外甥女、馬水琴的女兒。馬合作退休后拾起了他一向喜愛的京胡,辦起了山村小京班,在各山村里小有名氣。現在省里要舉辦農民藝術節,馬合作堅信他的小京班一定能奪得名次穩操勝券。可是李書記卻出來阻攔,因為白都岕小京班跟花臼岕早已簽訂了一年的駐村演出合同,對方鄉村旅游正辦得紅紅火火,怎能為了自己的獎杯榮譽而毀約?馬合作提出經濟賠償花臼岕,李書記也不答應,她認為這不是錢的問題,它涉及到富裕后的山里人的契約精神與做人的誠信。年輕的李書記心里篤定有了對策,既要兌現契約,共同富裕講誠信,還要動員花臼岕和白都岕一起組團參賽,動員杜青山拿出“百葉龍”的祖傳絕活,爭取共贏。因為杜青山會耍的“百葉龍”已被列入“非遺”,成為山岕一絕。只是杜青山在外掙了錢回來后已在花臼岕建房安家,就是不肯再回白都岕。解鈴還須系鈴人,李書記想借此機會化解杜青山和馬合作之間的積怨。
到了中元節這天,導演運用燈光、音樂與音響效果來表現狂風暴雨將至,用大自然的天氣變化,將眾人郁悶不平的內在心緒外化出來。正當杜青山懷疑馬合作的誠意,斷定他肯定要毀約時,馬合作裝扮成京戲中的“徐延昭”踩著鑼鼓點穩步走來了,他在碩大的銀杏樹下聲情并茂地冒雨唱了一出《哭皇陵》。翁國生以戲中戲的獨特舞臺樣式,讓馬合作唱得格外酣暢淋漓、情感充沛。當杜青山看著風雨交加中渾身濕透的馬合作跪在父親杜老歡墳頭唱得老淚縱橫,剎那間被感動,杜青山含著淚大喊:“行了,別唱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馬合作倔強地回應道。緊接著,導演安排了八聲吼的唱段,馬合作領唱一句,眾人合唱一句,一聲比一聲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馬合作(唱) 吼一聲,懇請老伯多寬宥,
眾人(唱) 未讓你頤享天年我面帶羞……
八大聲吼過了,人也通透了,倔強的杜青山終于放下了心中的怨恨,馬合作一腔愁緒也煙消云散,兩雙粗糙的手終于緊緊握在了一起,一笑泯恩仇。這一唱一吼消除了舊仇宿怨,這一唱一吼中有山里人的承諾、山里人的坦蕩、山里人的胸懷。導演此時讓杜青山充滿情感地喊出一聲“哥呀”,讓舞臺上所有的人抱團圍住了這對和解了的好兄弟。
審美意蘊虛實相兼
戲曲舞臺的審美意蘊離不開寫意性與虛擬性表達。導演設計的八位群眾角色是一群帶著喜劇色彩、特別接地氣的舞臺形象符號。他們分別以“柴米油鹽醬醋茶酒”來命名,以京劇行當來區分,這就給這部戲尖銳的矛盾沖突起到了潤滑舒展的作用。同時借鑒了古希臘悲劇歌隊的舞臺功用,讓柴米油鹽們對主人公主要角色的言行進行評價,或支持或反對,或同情或站在公正的立場上主持正義。比如,這群“龍套”紛紛向杜青山介紹馬書記當孝子侍奉杜老歡,出殯時還高舉孝子棒三叩九拜,這些代杜青山做孝子的事情馬合作本人從未提起過一個字,現在由旁人說出更顯得馬書記這一人物的胸懷與大愛。這些群眾角色更多的時候是以插科打諢方式介入其中,把山岕人的淳樸、熱情表現得風生水起。
《山里人·岕里情》是一部與時代同行的山村戲劇,取材于浙江省長興山村的故事。舞臺上那些鮮活生動的臺詞唱段,動聽悅耳的音樂唱腔,演員們傾情傳神的聲臺形表,均來自于翁國生的總體把控。翁國生把傳統京劇巧妙地鑲嵌在描寫現代山岕生活的劇情之中,把戲中戲以不同的表現形態加以呈現,大寫意中卻不失局部的寫實呈現,從而使這部現代京劇充滿了情感張力與人文內涵。
創新的舞美意境傳統的戲曲底蘊
滿山的銀杏樹是長興山村的特色,也是這部戲舞美設計的重要元素,多媒體設計郭金鑫在開演前運用動態紗幕投影打出了金燦燦的銀杏大道,美得耀眼,暗示出銀杏樹作為符號在這部戲里的重要性。一號人物馬合作的故事主要發生在銀杏樹下,舞美設計胡佐緊緊抓住了這一元素特點,他打破了寫實的銀杏樹制作,而用可移動的木板畫出抽象的粗壯的樹干與茂密的銀杏葉。即便是場景里不需要銀杏樹,他也給鏡框式舞臺設計了畫有銀杏葉的邊框,強化了銀杏樹的審美意象。而戲曲服裝設計師藍玲、張穎設計的服裝,也將白都岕的銀杏樹、銀杏葉巧妙地作為一種戲曲紋樣共融于全劇人物的服飾中,在人物形象的展現中透射出一縷十分時尚、充滿鄉間風情的韻味。
以翁國生導演為首的編劇、舞美、作曲等主創團隊秉持現代與傳統相結合的舞臺美學原則,將傳統京劇《鐘馗嫁妹》《哭皇陵》《賣水》等戲曲老觀眾熟悉的劇情與唱段,與舞臺上的規定情境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這種融合是在情理之中的,對年輕的京劇新觀眾來說是另一種形式的京劇普及。唱腔設計王世明和音樂設計董東在導演的啟發下,對該劇的聲腔和音樂進行了大膽突破,讓京劇傳統和現代創新意識構架起有機的交融,實現了巧妙的嫁接,呈現出了別具一格的音效聲畫之舞臺效果。與此同時,這部戲也讓觀眾看到了浙江山岕里的民俗風貌。比如,新娘要由兄弟背出家門的“古岕婚慶”之婚嫁習俗。又比如,山岕里特有的“百葉龍”的荷葉造型與上下旋飛、左右舞動的獨特“耍龍”形式等,其藝術呈現的鄉村特色非常吸引觀眾。《山里人·岕里情》這部戲會隨著演出的不斷深入而不斷產生新的舞臺變化,但劇中山岕里新老兩位書記的初心和情懷,還有淳樸、敦厚的山岕人的守信與契約精神,將會永恒不變!(作者劉明厚系上海戲劇學院系教授)
來源: 中國藝術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