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納蘭唐兒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三千年的詩韻。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后世的我們創造了很多珍貴的文化,如詩詞歌賦、對聯、俗語、諺語等,四書五經更不用說了,那是精華。
古代的中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各諸侯逐鹿中原,最后是秦始皇勝出,統一了貨幣和文字,促進了文化、經濟的發展。
中國漢字的結構與含義,真讓人佩服。漢字的造字結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6種,主要是前面4種。
很多字的音與形體,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之后,已變得面目全非,音與形體跟古時完全不一樣了。1954年建國之后,國家把漢字規范化了,一律寫簡體字,同時把一些生僻的字去掉,一些字的音規范或改變。
有些字,日常生活中很少用,所以,有時遇見時,我們不會讀,甚至不明白它的意思而鬧笑話。
1、單于(chán yú),復姓,漢時匈奴人對其君主的稱呼,泛指外族首領。
有一天,我在上王安石寫給王昭君的詩《明妃曲》,說她嫁給了匈奴的單于(chán yú)。突然,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老師,你念錯了,應該念單(shàn)。我肯定地說,沒有錯,昨晚還查過字典。另外一個學生又說,老師,我以前的同學也是姓單(shàn),她不可能連自己的姓都念錯吧?聽后,我終于明白學生為何念錯了,單于(chán yú)是復姓,單(dān)一個的姓氏則念單(shàn)。這時,當場查字典的學生發聲了,老師念的是正確的。這個詞現在幾乎沒有使用了,難怪學生會念錯。
2、單shàn,作為一個字的姓。如:王、李、劉、趙、習等。單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82位。
源出有二:一出自姬姓,以邑名為氏。二是北方少數民族復姓改單姓而來。這個姓氏也少人有。
3、冒頓(mòdú),很多人念成màodùn,我的學生干脆念成冒號、頓號,讓人哭笑不得。冒頓是人名,姓攣鞮(luāndī),公元前209年殺父而自立,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
4、著是個多音字,共有4個讀音:zhe、zhuó、zháo、zhāo,跟不同的字組詞,有不同的讀音。如:
zhuó :(1)穿(衣):穿著、著裝。(2)接觸,挨上:著陸、附著。(3)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著眼、著筆、著色、著力、著想、著意(用心之意)。(4)下落,來源:著落。(5)派遣:著人前來領取。
zháo :(1)接觸,挨上:著邊。上不著天,下不著地。(2) 感受,受到:著涼、著急、著忙、著迷。(3)使,派,用:別著手摸。(4)燃燒,亦指燈發光:著火,燈著了。(5)入睡:躺下就著。(6)用在動詞后,表示達到目的或有了結果:打著了,沒見著。
zhāo:(1)下棋時下一子或走一步:著法、著數。(2)計策,辦法:高著兒、沒著兒了。(3)放,擱進去:著點兒鹽。(4)應答聲,表示同意:著,你說得真對!
zhe:作助詞,沒有實在的意義,輔助而已。走著、開著會、好著呢、你聽著。
這個字雖然經常用,但是因它太多音,所以大家記不住。經常聽到有人念錯。比如:飛機著zhuó陸,大多數人念成zháo著陸。著zhuó手,念成zháo著手。
5、犇bēn,字義同“奔”,一般用于人名。如90年代出名的相聲演員牛犇
我有個學生叫李犇,最初認識時,同學因不懂讀音,有的叫他李犇niú,簡單些,有的干脆叫他幾只牛,形象貼切。把他氣呼呼的。
6、角,也是多音字,念jiǎo 和jué。
jiǎo(1)指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鹿~。(2)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直~、~度。(3)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畫~。號~。
角(jué):(1)一般指演員在戲劇中所扮演的人物。這個字,很多人念錯。經常看見節目主持人問影視演員,最喜歡自己演的哪個角色?大部分演員都念錯,念成jiǎo角色。(2)表示較量、競爭等,如:~斗、~逐。大部分演員都念錯,念成角jiǎo逐。
朋友們,這些字你都讀對了嗎?還有哪些字是容易讀錯的?歡迎留言共同學習。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古典詩詞等筆名。多家校園雜志寫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癡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創,歡迎收藏、留言、只允許轉發鏈接。凡是復制粘貼在本平臺或別的平臺,請征求我同意,否則以侵權起訴,我已與維權騎士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