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抑郁焦慮,但催眠處理了媽媽的焦慮恐懼,媽媽變了,女兒也在跟著變化!
啊漫老師_催眠抑郁恐懼雙相、焦慮強迫驚恐!
在給孩子處理問題的同時,也給媽媽做了兩次催眠,以下是媽媽反饋兩次催眠后的變化:
催眠以后,我覺得我內心的力量增強了,堅定了很多,無論是在家庭里,還是在工作上。
而且現在我感覺我的工作順暢了很多,以前的那種無力、逃避、拖延、被逼的感覺都沒有了。
當我不再討好我女兒的時候,我女兒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她開始主動跟我聯系,這在之前是沒有的。
對于女兒的問題,雖然我還是會有焦慮和著急,但是對于女兒能夠走出來,我感覺內心多了一份堅定和信任。
而以前她跟女兒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以前她跟女兒在一起的時候,總覺得緊張,害怕女兒不配合,在親戚和老家人面前丟臉,害怕別人說女兒不好,害怕女兒發脾氣。
之前感覺好像養孩子只是一種責任,見到自己的孩子沒有那么心生歡喜,更多的是焦慮、擔心孩子不夠好,看到的也更多是缺點。但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就可以很放松,可以毫無壓力地發現別的孩子的可愛和優點,對自己的孩子就是不行。
以前總覺得孩子不夠好,不夠投入,不夠自律。孩子想考很好的學校,她覺得孩子應該封閉學習,兩耳不聞窗外事,但是孩子還要玩一下手機,是她不能接受的。初中分到平行班,也是不能接受的。
小時候孩子很瘦,一但生病就兵荒馬亂,孩子一出生,媽媽就覺得不夠好,覺得有一種羞恥感,有一種愧疚感。
所以我們看到,媽媽以前把自己的自卑、焦慮、愧疚、羞愧、沒有安全感,都投射在孩子身上,這樣會跟孩子相互糾纏,會給到孩子太多無意識貶低、限制和否定,影響孩子。
所以,孩子出問題,除了要處理孩子本身的問題,也需要處理家長的問題。
家長跟孩子分不開界限,相互糾纏,相互影響,不能促進。家長變化,孩子也會跟著變化。
關于她,主要處理了以下幾個問題,
1.總是緊張胸悶。
催眠中回到五六歲,媽媽生病,她站在媽媽身邊,害怕媽媽會死掉,同時又覺得如果媽媽死掉,自己就解脫了,不用去為媽媽擔心了。
因為媽媽的匱乏,女兒不得不發展出一個可以照顧媽媽的人格,她成了媽媽的媽媽。她本來還只是一個小孩子,卻要承擔一個媽媽的角色,可想而知,任務多么重,壓得她喘不過氣。
2.總是害怕恐懼。
催眠中回到小時候,爸爸和媽媽吵架,她站在旁邊感覺不知所措,很害怕,她希望爸媽不要再吵了,可是她無能為力。
有一次鄰居們在她家玩,爸爸回來了,爸爸喝了酒,每當喝了酒,爸爸就像一個瘋子一樣,會大發脾氣,媽媽好像是說了讓爸爸以后別穿白襯衫,領子太容易臟,爸爸拿起凳子就砸向媽媽,媽媽的臉都被砸腫了,媽媽當時就特別委屈的哭了起來。
3.夫妻關系就是父母關系的重復。
老公也是容易發脾氣,也會打人,有一次她想要反抗,被老公拿兩把刀,架在脖子上,左右兩邊一邊一把,她是嚇到了,只能屈服以保護自己。
老公也會順手拿起椅子向她砸去,離婚搬家時,她發現當初買的椅子、凳子,沒有一張是完好的。這些椅子、凳子的傷,也是她內心的傷。
4.她感覺內心總有一種沉重的底色。
她總是感覺到內心有一種沉重的底色,她想更輕松一些,卻總是無法做到無牽掛的開心。
催眠中看到,從小媽媽總是很多抱怨,總是很多負面,她想幫媽媽,媽媽總是哭,總是說爸爸沒用,也說她沒用。
催眠中看到媽媽不停的抱怨,歇斯底里,咒罵,媽媽心里過得很苦。媽媽坐在院子里,罵累了,頭搭在椅子上,但是嘴里還是在喃喃的罵著,媽媽在哭,她心里難受,也跟媽媽一起哭。
5.她總是害怕自己不成功。
害怕自己不成功,害怕自己不幸福,催眠中看到,是害怕別人議論和嘲笑。
離婚時,總是害怕同事會嘲笑,害怕老家的鄰居會嘲笑。覺得領導在說她沒用,一個家庭都顧不好。覺得鄰居在說這家女兒真不行,兩個女兒都離婚了,她們肯定過不幸福。她心里就是想要爭口氣,就是想要證明離婚了她也可以和女兒過得幸福。
6.她潛意識里總是跟女兒糾纏在一起。
催眠中,她看到小時候的自己變成了一個嬰兒,嬰兒很安詳。
她想摸摸嬰兒的臉,嬰兒睜開了眼睛,變成了小精靈,飛上了天,飛得很輕盈很開心。但她內心突然出現一股失落感,她害怕小精靈好了就會飛走,她很失落,痛哭了起來,她想跟精靈糾纏在一起,這樣她才能照顧精靈。
她把內心的失落告訴精靈,精靈留下來守護她,她感覺到踏實,但同時又會很愧疚。
這個投射其實是她與女兒關系的展示。
她從小沒有安全感,渴望有人依賴和照顧。她想照顧精靈,實際是很依賴精靈,照顧精靈,就是照顧小時候的自己。想通過跟精靈糾纏在一起,來補足自己安全感的缺失。
所以她害怕精靈離開,希望精靈留下。可是當精靈留下,又會有覺得自己自私的愧疚感,因為她知道精靈應該是要飛走的。
而在現實中,精靈就是女兒。她對女兒就是這樣。從女兒小時候開始,每次女兒生病她都很開心,因為這樣就可以請假,可以跟女兒待在一起,跟女兒待在一起,她就很踏實。
她把自己缺失的依賴和照顧都投射在對女兒的照顧上。照顧女兒,就是在補足自己小時候的缺失。女兒生病她就開心,因為和女兒在一起,她就感覺到安全。
所以潛意識里,她不希望女兒離開,反而希望女兒可以生病,因為這樣她就可以一直和女兒待在一起。
女兒無法學習,無法去學校的一部分原因就跟媽媽渴望女兒不要離開的潛意識愿望有關。媽媽潛意識的愿望傳遞給女兒,女兒自然收得到。女兒潛意識知道如果不去學校,整天陪在媽媽身邊,媽媽會很高興,女兒自然會去滿足媽媽的愿望。
當處理了以上幾個方面,她就感覺到自己內心力量的變化,也明白了跟女兒的關系和相處。
抑郁恐懼、焦慮強迫的處理主要有這幾部分:處理潛意識影響事件和因素;處理情緒;學會與癥狀相處;建立適宜的改善行為模式。
公眾號:啊漫老師深度催眠
啊漫老師:
累計數千嚴重心理障礙案例實例,保存大量心理催眠實錄,包括視頻和文字,實戰型心理障礙催眠專家。
專注及擅長領域:
抑郁、恐懼、雙相情感障礙、焦慮、強迫、驚恐發作;學生社交恐懼癥及學校恐怖癥;學生抑郁自殘不上學;親子關系療愈;戀愛/婚姻關系療愈;心理催眠技術與療愈課程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