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今年剛上初二,雖然距離高考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還是非常看重,因為中考成績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在高中三年里能不能接觸到最好的教育資源,能不能提前打好學習基礎。小秦的成績一直不算太好,為了彌補與其他人之間的差距,所以每天下課之后,小琴還有2小時的補習時間,等到完成作業之后,大概也得到12點。
在上個學期,小秦幾乎天天都是熬到12點,毫無疑問,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二天的學習狀態幾乎是半瞇著的,而在這學期一結束,小秦的成績不進反退,比起學期初的時候,整整下滑了10個名次,而在看到孩子的成績單時,小秦媽媽也不由得流淚后悔,這么補習了一個學期,成績不進反退,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補習,而且孩子每天都要熬夜學習。
其實像小秦這樣的情況并不算少見,有著20多年教學經驗的史楚直言,很多家長雖然都是出于對孩子好的出發點,但是對于每個學生而言,不同的個體并不意味著,都適合高壓下的學習,往往可能會導致心態的崩潰,甚至是會引發很大的學習抵觸心理,導致成績不進反退。史楚建議,在想解決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明白,問題的關鍵在哪里。
史楚直言,一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并不是因為學習的時間不足,而是因為在學習的時間里,效率不足,也就是上課不集中、課下不自律,導致學習的效率提不上去,所以這時候如果只是一味的增加學習時間,其實也只是白白浪費時間精力。
對于絕大多數學生而言,能夠把握住真正的學習時間,已經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所以學會在上課、自習、假期時間里,保持自律、有規劃的學習習慣,在史楚看來,已經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成績,甚至在班級里考試中取得一個不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