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動力不足,不想學怎么辦?
很多家長不明白,小時候那么懂事的孩子,初中階段成績那么好,那么省心,好不容易考上高中,還是很好的高中,不知怎么的,就是不學了,有的甚至不去學校,天天打游戲,躺在床上不起來。
高中學生出現厭學情緒,并不是不懂事,也不是智力問題,大概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自身的,如基礎不夠好,意志品質差,遇到困難退縮,很敏感,怕失敗等。外界因素有高中課程難度大,老師講的快,周圍優秀的學生多,越是有名的學校,這種情況越明顯。
大部分高二學生,也包括高一、高三、初中的一些學生,出現厭學的真正原因是,自身比較自卑,敏感,遇到了比較難的課程以后,感覺聽不懂,覺得周圍的同學都比自己強,如果加上沒考好,回答問題錯了,同學嘲笑等誘因,就會很焦慮,擔心掉隊,完不成學業,考不上好的大學,人在焦慮的時候,學習狀態更加糟糕,更加學不進,成績進一步下滑,很多意志力比較好的學生,反復努力不見效果,焦慮的時候學不進,就可能心灰意冷,出現反常的消極行為。
這類厭學的學生,多數是可以解決的,解決厭學的核心是解決焦慮,是一種條件性厭學情緒,是想學學不進,就是一學習自動出來的煩躁焦慮情緒體驗,這是在學習經歷中形成的,通過了解形成過程,調整不合理認知,在心情平靜的狀態下體驗高效學習的感覺,只要能體驗成功,就可以解決學生厭學問題。
高中是學習難度比較大的階段,無論哪個年級,都會有很多這樣的厭學學生,基本都是這種潛意識的條件性厭學情緒,只要通過專業的技術干預,學生本人積極配合,家長理解鼓勵,還可以回到原來的學習狀態,甚至比原來狀態更好,也會變的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