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大家提升對考研的進一步認識,小研總結了一下考研四門科目中政治、英語的主要考試內容,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唯一和全部的追求就是不斷提高學員滿意度,真正幫助學員實現研究生理想!
——萬學教育·海文考研

一、考研思想政治理論
思想政治理論科考試是在考査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注重考査考生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般來說,所有的學術碩士以及大部分專業碩士(滿分500分的)都考這門學科。
1.本門學科的主要考試內容:《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約24%,《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約30%,《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約14%,《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約16%,《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約16%。
2.本門學科的考試形式:閉卷、筆試。
3.本門學科的滿分及考試時間: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4.本門學科的試卷結構:
(1) 單選題:16題,每題1分,共計16分;
(2) 多選題:17題,每題2分,共計34分;
(3) 分析題:5題,每題10分,共計50分。
5.不考政治的研究生專業有哪些?
目前部分專業碩士不考政治理論這門學科,如:會計碩士、圖書情報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旅游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和審計碩士。它們的初試科目設兩個單元,即外國語、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滿分分別為100分、200分,總分300分。
二、外國語
考研中有一門學科是外語,考生可以選擇考英語或小語種。小語種分為日語、德語、俄語等,主要看不同的學校,即目標院校是否招生小語種考生。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外語水平,以及結合目標院校對外國語的要求,選擇不同的語種參加考試。
下面對考生主要考核的“英語”進行一下解釋。
從2010年開始,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的英語試卷分為了英語(一)和英語(二)。英語(一)即原統考“英語”。英語(二)主要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統考科目。以下是修訂之后的考研英語大綱關于考試形式、考試內容與試卷結構的規定。

二、考研英語
考生應掌握下列語言知識和技能:
(1)語言知識
A.語法知識:考生應能熟練地運用基本的語法知識【一種長難句分析、兩種非謂語結構,三大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同位語從句),四種特殊結構(省略結構、比較結構、倒裝結構、分割結構)】
B.詞匯:考生應能掌握5500個左右的詞匯以及相關詞組。
(2)語言技能
A.閱讀
考生應能讀懂選自各類書籍和報刊的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生詞量不超過所讀材料總詞匯量的3%),還應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資料、技術說明和產品介紹等。(主要是具備閱讀英文學術文獻的能力)
B.寫作
考生應能寫不同類型的應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敘述性、說明性或議論性的文章。
由于聽力能力和口語能力的考查在復試中進行,因此這里只列出讀和寫兩種技能。
(3)考試形式
考試形式為筆試。考試時間為180分鐘。滿分為100分。
包括試題冊和答題卡。答題卡分為答題卡1和答題卡2。考生應將1—45題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將46—52題的答案寫在答題卡2上。
(4)考試內容
試題分三部分,共52題,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和寫作。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該部分不僅考査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規范的語言要素(包括詞匯、表達方式和結構)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考査考生對語段特征(如連貫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識能力等。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共10分。
完形填空:在一篇240—280詞的文章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補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后連貫、結構完整。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該部分由A、B、C三節組成,考査考生理解書面英語的能力。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大閱讀:A節(20小題):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主旨要義、具體信息、概念性含義,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根據上下文推測生詞的詞義等能力。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4篇(總長度約為1600詞)文章的內容,從每題所給出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新題型:B節(5小題):主要考査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征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本部分有3種備選題型。每次考試從這3種備選題型中選擇一種進行考査。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備選題型有:
①7選5:本部分的內容是一篇總長度為500—600詞的文章,其中有5段空白,文章后有6—7段文字。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段文字中選擇能分別放進文章中5個空白處的5段。
②排序:在一篇長度約500—600詞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順序已被打亂,要求考生根據文章的內容和結構將所列段落(7—8個)重新排序,其中有2—3個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已給出。
③標題匹配:在一篇長度為500詞的文章前或后有6—7段文字或6—7個概括句或小標題。這些文字或標題分別是對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闡述或舉例。要求考生根據文章內容,從這6—7個選項中選出最恰當的5段文字或5個標題填入文章的空白處。
英譯漢:C節(5小題):主要考査考生準確理解概念或結構較復雜的英語文字材料的能力。要求考生閱讀一篇約400詞的文章,并將其中5個畫線部分(約150詞)譯成漢語,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英語(一)考試將英譯漢試題作為閱讀理解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測試考生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概念或復雜結構并用漢語正確予以表達的能力。
★第三部分:寫作
該部分由A、B兩節組成,主要考査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共30分。
A節:題型有兩種,每次考試選擇其中的一種形式。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0分。
考生根據所給情景寫出約100詞(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的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
B節:考生根據提示信息寫出一篇160 200詞的短文(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提示信息的形式有主題句、寫作提綱、規定情景、圖表等。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20分。
2.英語(二)
考研英語(二)是新出現的一套考研英語試卷,它與歷年考研試卷有所不同,它針對的對象是一些報考特別專業學位碩士的學生,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命題,在考研統考中使用。也就是說,英語(一)和英語(二)在研究生考試中將同時使用。
英語(二)的考試要求與考試形式跟英語(一)基本一致,但從整體來說,難度要比英語(一)簡單。這里主要從考試內容上進行闡述。
試題分四部分,共48題,包括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英譯漢和寫作。
★第一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共20小題,每小題0.5分,共10分。
在一篇約350詞的文章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答案,使補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順、前后連貫、結構完整。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
主要是考査考生獲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測重要生詞詞義并進行推斷等方面的能力。該部分由A、B兩節組成,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A節(20小題)
本部分為多項選擇題,共四篇文章,總長度為1500詞左右。要求考生閱讀文章并回答每篇文章后面的問題。考生需在每小題所提供的選項(A、B、
C、D)中選出唯一正確或是最合適的答案。
每篇文章設5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B節(5小題)
本部分有兩種備選題型。每次考試從這兩種備選題型中選擇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形式的組合進行考查。本節文章設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考生在答題卡1上作答。
備選題型有:多項對應,小標題對應O
★第三部分:英譯漢
考査考生理解所給英語語言材料并將其譯成漢語的能力。要求譯文準確、完整、通順。
要求考生閱讀、理解長度為150詞左右的一個或幾個英語段落,并將其全部譯成漢語。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5分。
★第四部分:寫作
該部分由A、B兩節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共2小題,共25分。
A節:考生根據所給情景寫出一篇約100詞(標點符號不計算在內)的應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務信函、備忘錄、報告等。
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0分。
B節:要求考生根據所規定的情景或給出的提綱,寫出一篇150詞以上的英語說明文或議論文,提供情景的形式為圖畫、圖表或文字。考生在答題卡2上作答。共15分。
3.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區別
為了使廣大考生弄清楚英語(一)與英語(二)的區別,現在具體解釋如下:
(1)完形填空的難度不同:英語(一)的完形填空的文章是240—280個單詞;英語(二)的完形填空的文章是350個單詞左右。完形填空自然是文章越短難度越大。
(2)閱讀理解的選材不同:英語(一)的閱讀選材多選自一些科技期刊或學術刊物;英語(二)的閱讀理解的題材多選自一些稍微簡單的通俗刊物。
(3)關于是否有超綱詞:英語(一)的閱讀中有不超過3%的超綱詞匯;英語(二)的文章中沒有超綱詞匯。
(4)翻譯的分值和方式不同:英語(一)的翻譯10分;英語(二)的翻譯15分。英語(一)的翻譯是根據上下文翻譯5句話;英語(二)的翻譯是翻譯一段整體的文章,難度相對簡單。
(5)作文的分值:英語(一)的大作文20分;英語(二)的大作文15分。就是說如果時間不夠考生無法寫完,英語(二)中的扣分會更少,也就是說難度降低了。
整體來說英語(二)還是比英語(一)要簡單些。請考生在選擇的過程中注意這一區別。爭取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科目去參加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