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以來,我們的生活變得局限而枯燥。盡管生活是屬于你自己的,但你可能不喜歡現在的樣子。
在新冠疫情開始后的一年里,全球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患病率飆升了25%,尤其是青少年。其中,青少年容易患上主要由社會孤立引起的抑郁癥。
對于抑郁青少年而言:你沒有錯,你只是病了,你需要時間來治愈自己。

那么,得了抑郁癥的青少年在疫情期間能夠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到自己?
以下是新概念心理咨詢中心整理的對抗抑郁癥的科學支持方法列表,它為得了抑郁癥的你提供對抗抑郁的建議和方法,讓你能夠重新立足于豐富多彩、有意義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做了這10件事情,你就會重新開始填滿你的水桶,并找到快樂。
把這個列表打印出來,放在你的房間里,然后每天、每周嘗試以某種方式完成所有這些方法。我們不能保證你需要多長時間就會恢復,但這些方法是有效的、的的確確能夠幫助到你。

1.與另一個人建立聯系
人類是為社會聯系而生的,當我們情緒低落時,很難建立這些聯系。朋友很好,但在你的生活中至少有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很重要。
2.親近大自然
大自然接受、治愈并幫助我們以我們不完全理解的方式與自己聯系。有用。長時間沉浸是最好的,但在大自然中短途散步、坐在小溪邊、越野跑——它們都可以減輕壓力、焦慮和抑郁的影響。
3.確保你在鍛煉
許多研究支持這是抑郁癥的第一道防線,但它在青少年中未被充分利用。心理專家榮新奇教授建議青少年每天至少進行30-60分鐘的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育運動。
4.每天做你喜歡做的事
找到一種激情、一種感到滿足的方式,感受你胸中的情緒,或者一些能帶來流動感的東西。這樣,你就會忘記時間,做一些你曾經喜歡的事情,或者探索一些新的東西。用我們的雙手實際生產一些東西有助于對抗抑郁癥——聽聽音樂、做做手工、書法、折紙或畫畫等。
5.為別人做點善事
當我們對他人有用和友善時,我們會感覺很好。我們覺得我們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意義,它幫助我們感受到了聯系。
6.做家務或幫忙做家務
它可以建立家庭,讓你感到自己是某事的一部分,并有助于培養感激之情。
7.參加戶外活動
由于新冠疫情,這些天我們進行的外部活動要少得多,而且你習慣于坐下來。如果你不想在團體中進行社交互動,請從個人活動開始,但每周進行一次,而不是在家進行。
8.限制你的屏幕時間
許多研究支持這一點。在線體驗在發展方面不如面對面的活動有價值,即使這些課程是現場直播的。對于媒體消費,要認識到某些媒體是有價值的,但這里的主要風險是過著被影響的旁觀者的生活,而不是成為一個為自己決定做什么的人。盡量在醒著的時候屏幕時間少于現實生活時間的情況下保持平衡。如果你擔心某個應用程序,請少用它。
9.專注于感恩
這是對抗抑郁癥的后門策略。生活中許多煩惱的解藥只是一種感恩的態度,每天寫下你欣賞的事情或談論你感激的事情。
10.做正念和自我療愈練習
正念只是與自己同在,也許會反思事情的進展。在最簡單的情況下,它可以只是每天的簽到,比如做夢想日記、每日藝術日記或手機上的情緒跟蹤應用程序。你也可以嘗試冥想和簡單地專注于自己的呼吸,這些方法會很有效果。

你還可以將其他科學、有效的方法添加到此列表中,包括與你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醫生交談。一個新的視角往往是令人大開眼界的,專業人士也有額外的見解和方法。
請記住,當我們與周圍的人脫節時,根本原因往往是感覺與自己脫節。如果你使用此列表與自己重新建立聯系,那么下一步就是與家人和外部世界的重新聯系。只有你最了解自己,這些東西會幫助你記住這一點。
如果你或你所愛的人有自傷、自殘或自殺的念頭和行為,請立即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