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開學不久,
孩子有了想休學的念頭。

孩子說,
看到班里新來了復學的同學
——很成熟的樣子——
才有了休學的念頭。
一個疫情期間的網課,
好像讓孩子對生活和學習
就有了新的認識。
新認識和“新同學”,
促成孩子新想法——休學。

孩子和家長說了休學的想法:
想休學一年,
打打工,體驗生活;
學習點什么,充實自己;
到處走走,散散心;
補補課,增強信心!
大多數家長起初聽到孩子這樣的想法,
肯定是十分震驚。
我們作為家長的,
也不例外。
還有一年就高考了!
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絕對是意外的事情!
我們家長大腦一片空白,
只能回答需要先考慮考慮。

孩子繼續上學。
我們家長開始考慮。

不久前,
我恰巧剛剛看到過兩篇文章,
與休學類似。
兩篇文章說的都是國外的事情。
一個是說某國學生大學畢業,
暫時先不就業,
而是外出游學,
打工,體驗生活。
一年后,
再回家找工作。
一個是說德國,
學校允許學生隨時休學,
游學也好,
打工也好,
呆著也好,
等到想上學了,
隨時隨地可以繼續上學。
我大腦中存儲著這些信息,
及時進行信息比對,
覺得孩子休學一年,
也未嘗不可。
利用休學的時間,
體驗生活,
尋找自己今后的目標
——孩子現在還沒有
自己明確的理想——
也是挺好的。

高考報考常見問答:
想去哪里上學?
不知道。
想學習什么專業?
不知道。
想上什么樣的大學?
不知道。
真是一問三不知。
想想自己當年,
也是孩子,
也是對大學一問三不知。

我還可以接受,
孩子媽媽是怎么想的呢?
——不同意!
——白白耽誤一年。
——人家孩子都在上學,
為什么你休學?
——想不到這樣。
——絕對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