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相情感障礙”又被稱為“躁郁癥”,顧名思義,這種病癥在發作過程中,有時會表現出“躁狂”的行為,有時的表現是“抑郁”狀態,這兩種病態情緒會不定期的交替表現出來。一般情況下,輕度的“雙相情感障礙”往往被視為心理疾病,有時也會被無知的認為是“脾氣不好”。可是到了中重度時“精神疾病”的特征就明顯表現出來了,此時唯一正確的解決辦法就是:在服用藥物的同時輔助于心理治療。

“”這種疾病之所以可怕,原因有三:
1、情緒狀態極其不穩定,心理干預難以切入,情緒狂躁時,以宣泄發憤為主,排斥外界一切;情緒抑郁時,大腦神經系統呈“閉塞逃避”狀態,拒絕任何形式的幫助。
2、用藥上的糾結,因為“躁”與“郁”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表現形式,支撐這兩種狀態的體內分泌元素各有不同,所以在選用藥物時,本身就是矛盾。一種是抑制“交感神經”的,一種是抑制“副交感神經”的,這個分界點和解決的先后順序需要精準的把握。
3、“”的危害性較大,或對他人或對自己都無時無刻不在。所以,在看護和陪伴上要求難度較大。
另外,還與具體的發病原因復雜有關,既與事件、環境的傷害有關,又與遺傳基因有關。不同的傷害內容形式,導致的結果自然不同,致使“雙相情感障礙”的類別與程度上有所區分:
例如:以重躁狂輕抑郁的叫“雙向|型”;以輕躁狂重抑郁的叫“雙向||型”;同時出現躁狂和抑郁的叫“混合型”。無論是哪一種“雙相情感障礙”,一旦患上這種疾病,離開就醫這一環節,基本上都是很難自愈的,所以,“”患者,在得不到正確的治療,或者忌諱就醫的,最終只能是加重病癥,失去最佳治療的時間,也就等同于失去最佳的康復效果,留下終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