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就沒出路嗎?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我們當然還是不斷地去思考,找一個可以出路的渠道,可是我們往往沒辦法找到合適的渠道去解決這個問題。
那問題來了,如何正確地和孩子溝通呢?
1、從孩子的立場出發(fā),理解他們的感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孩子的感覺被尊重的時候,他們就會有安全感和被支持感,也會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
讓孩子的感受被看到,孩子才會愿意信任我們,才愿意和我們溝通。
比如,孩子的玩具被搶了,孩子為什么會哭呢?
家長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是否能信任我們,而信任的態(tài)度決定了孩子是否愿意和我們溝通。
2、試著去接納孩子。
不管孩子的情緒怎么樣,都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責備孩子。
責備、否定孩子,是最簡單的教育方式,但比起鼓勵,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再一起討論這件事情。
關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評價他的對錯。
會告訴孩子,你知道的,是我想讓你這樣做。
為孩子提供選擇的機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不這樣做會怎樣。
3、用非暴力溝通,給孩子勇氣
上周我和兒子去看電影,中途出了車禍。兒子扭傷了,躺在醫(yī)院的大廳里。
老公不在家了,這兩天我沒有發(fā)現(xiàn)他的身影。
我打電話給兒子,詢問他的情況。
兒子沉默不語。
過了好幾天,兒子才告訴我:他的功課又沒做,他擔心自己考不好,我就問他:你擔心的功課怎么做?他說:“我就不想做,我就想休息一下。”
“你們都能上班,為什么我就不能休息一下?”兒子說:“你們都能休息,我就不想學習,我就想玩!”
我被兒子的話觸動了,于是想起了之前看到過的一句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輕易的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榜樣,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站在沙發(fā)上,抱著手機在那里看,孩子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下意識的去學習,孩子也會覺得不學習也挺好的。
還有,家長一定要多去關注孩子學習的細節(jié)。
很多孩子說他們都是不想學習的,但是家長就是覺得不學習就跟不上,所以就帶孩子出去玩,其實這樣的話,孩子是更愿意學習的,家長只要把這兩層意思理解到位了,其實孩子也是愿意學習的,如果說家長只是一味的去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孩子就會變得很抵觸,對于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并沒有任何的幫助,如果家長能夠理解的話,可以做到下面這三點,相信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大有裨益的。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做到以下這三點呢?
一,學會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家長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提起學習成績,而是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需求,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學會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樣才能夠找到孩子成績下滑的真正原因,找到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糾正學習成績。
二,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關注孩子的思想轉變。
孩子的內心的訴求是非常強的,只有家長重視孩子的心理變化,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提高成績。
三,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樹立孩子自信。
自信能夠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對學習充滿了熱情。家長要想讓孩子有好的學習成績,就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意義,激發(fā)孩子學習的內在動力,也就是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并不是家長和老師的事情。
四,教會孩子學習方法。
其實,很多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并且沒有學會學習方法,而沒有掌握學習方法,沒有建立起學習的規(guī)律和習慣,缺乏自我學習的意識。因此,要讓孩子懂得學習方法,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目的。
其實,孩子只要找對學習方法,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的。只要找到正確的方法,孩子就能夠更加主動學習,學習成績自然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