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一頓犯法嗎?
提起“打孩子”,老一輩的人都一定會第一個想到的。
然而,一份國家公務員職業資格的工作,就證明了老一輩的想法是錯誤的,或許還有一些父母確實沒有使用暴力,真正“打”過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01
在一期《超級育兒師》中,一個叫媛媛的女孩,被警察稱為“神童”。
她的父母都是高知分子,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
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里,大家對她的教育都是十分嚴苛的。
比如:只要成績不好,媽媽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延長自己的學習時間,壓縮了自己的休息時間。
每天早上6點起床,一直在背單詞,每次考試成績都是全年級前三,學校排名靠后。
同學羨慕,父母也羨慕,回家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家的孩子成績好,都會忍不住羨慕。
可是她卻沒有自我反思,反而開始自我懷疑,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夠好。
02
孩子不是父母的工具
有一句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不可否認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終身的榜樣。
《小歡喜》中的學霸李翰翰潔,正是因為從小對母親的高壓教育,導致他高考失利,只考上了一個大專院校。
翰翰潔自從開始學文之后,整個人的人生就顯得非常頹廢,從7歲的時候,就開始學編程,學到了9年后,才勉強拿到了博士學位。
對于翰翰潔的這種表現,父母也是比較擔心,畢竟大學學費還這么高,學費這么貴,能考上大學嗎?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孩子的學習成績會受到影響。
有的孩子小學成績一直很好,到了初中成績就一落千丈,這背后可能是很多原因。
那么職高的孩子,都有哪些因素呢?
01
進入高中后,想要領先他人
現在高中課程都是經過了層層選拔才考上的,每一個學生在初高中的時候,如果想要學習好,知識點都在一個一個點上,那么,可能是最有希望掌握一個知識點的。
所以,在考試中,很多學生往往會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這時,就會想要躲避考試。
而且在高中考試中,題目都是非常簡單的,很多學生都能夠輕而易舉地考高分,而且也能快速做出成績。
而且,一些中等生,在選擇中考后,因為想要保持優異的成績,所以,他們選擇進入到一所普通的高中,選擇的時候,往往也是父母想要的結果。
因為初中的知識難度較初中相比于高中難度低很多,所以學生在進入到高中后,大部分都會明顯地感覺到學習吃力。
不過,這也是很多家長的疑惑,畢竟小學三年,大家都會養成的習慣,初中課程才是非常關鍵的。
可是很多學生卻把時間全部浪費在補課上,即使到了高中階段,還是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
到了高中以后,可能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現象,學生學習的進度跟不上,有的學生就會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
對于這個問題,父母也很困惑,不知道到底該怎么辦,其實,學生到了高中以后,才是開始對學習方面有了迷茫,有了前面的很多壞習慣。
父母也經常發現自己孩子學習的時候,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所以就會不斷地去干擾,干擾他,直到他做不出來,然后父母就會控制不住地大發脾氣,指責,謾罵,甚至開始質問,打罵。
為什么父母會質問學生?其實孩子也不想學習,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學習,但是遇到了困難和問題就會想要退縮,父母就會指責。
很多家長不愿意去尋找原因,其實問題的根源也在于家庭教育上,家長只看到了問題的表面,沒有了解過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就會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就會讓他們覺得我說什么都是錯的,都是對的。
孩子還小,他們也是不會去模仿父母的行為的,只是在模仿他人,父母的言行舉止更加能夠影響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