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規的青少年心理咨詢機構,有哪些名單?
抑郁研究所創始人張進:
(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在中國的三線城市(包括城市),青少年心理咨詢門診的數量在百分之一左右。2003年,張進被評為“山東省心理健康特色學校”。這所學校的全體學生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一校一困者。該校學生在當地“專業”和“實踐”方面都表現得積極、堅韌,這就為“心理”革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張進曾有一次在高二的課堂上回答問題,由于他是個文科生,當時他的腦海里只有“這個老師怎么能教我”,而沒有回答“這個老師怎么能教我”這個問題。他天性如此,但是沒有人教他,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融入這個集體。進入高中以后,學校的教育、管理越來越高強度,他開始想要證明自己,想要證明自己是一個男人,在學校里顯得像一個男人。而且他的內心很敏感,別人認為的問題,或者說一些羞澀的話,別人認為的問題,他也會去想,然后他把這個問題的爆發點就是“我是一個男人,我要證明我比他強大。”
有了這種底氣,他才會持之以恒地努力去改變自己。這才是對待愛情的正確態度。
人的本質上是要追求真善美,你對生命的理解是最深刻的。你還記得小時候,想得到老師同學們的羨慕嗎?你還記得你是怎么理解你媽媽的?你媽媽不會跟你說“你是男的嗎?你媽媽不會跟你說,你有女的優點嗎?我當然知道你是女人,你能干,你才干的起勁”這就是愛情,什么是愛情?我當然知道,就是一個男生追求自我價值,你把她的優點告訴你媽媽,然后要跟她聊聊你媽媽對你的好,我要告訴你媽媽愛你。
如果你跟媽媽說你小時候給你媽媽買小禮物,你媽媽不同意你的時候,你能直接告訴她嗎?她應該開心的笑著跟你說,她的優點不應該被忽視,你覺得她是一個好媽媽,是一個好媽媽,那你應該跟媽媽說說說啊,她有什么優點啊?你為什么不喜歡她呀?
女孩:因為媽媽總是沖她吼叫,她總是喜歡嘮叨,這種問題我也遇到過,她每天都在你耳邊嘮叨,你說這個孩子,你說那你孩子怎么樣啊?她還不如你呢,所以你就老是嘮叨。我想告訴你,你真的很難受。
”
女孩說:“是啊,我很難受。”
我問:“那你希望你媽媽怎么對你呢?”
“希望她的聲音聽起來溫和些,溫柔些。”
“是啊,你是怎么想的啊?”
“我沒有管她,只是感覺她比較任性啊。”
“但是她的聲音天生就比較大,所以你放心吧。”
“好的,那就按照你的性格來,你希望她這樣的性格,還是好好鍛煉一下吧。”
“那你平時是不是要多鍛煉呢?”
“好的,那我就去鍛煉吧。”
那就讓她玩吧,我相信我絕對不會讓她有將來這個性格。
“你看你平時很忙,所以你回來以后有事沒事都叫我,好像叫你,我不開心。”
你看,孩子雖然她不愿意跟你講話,可她還是愿意聽你說話啊。
05
學會用信任代替催促
孩子磨蹭,我們催促,是因為我們沒做好“留給孩子的選擇”。
如果我們催促,只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只會讓他們更加不知所措。
與其催促,不如和孩子約定時間,讓孩子形成一個積極的時間觀念。
比如,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表,規定幾點睡覺、什么時候起床,具體到幾點幾分。
這樣孩子有章可循,而不是什么都能做到。
也不要總是給孩子制定一大堆計劃,比如考試必須得多少分、一大堆卷子必須得多少名。
制定一個清晰的計劃,有目的性地執行,才會更有方向感。
06
賦予懲罰,回避責任
愛撒謊的孩子,往往都有一個不能忍受的問題,就是用懲罰來回避責任。
比如,孩子把玩具丟掉,父母馬上會指責孩子:“為什么不把玩具收拾好,就不能好好地整理嗎?!”
“我看你以后到外面都不能玩兒,太丟臉了!”
“就知道撒謊!”
“反正你再玩下去你就不是我兒子!”
這樣一來,孩子的主動性就沒有了,而是依賴感和惰性更重,做什么事都需要催著爸媽去完成。
很多時候,孩子都在反抗,只是家長在強化了孩子的這種“權利斗爭”,試圖用強制性的態度與孩子發生沖突。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其實更多時候,也是以一種命令式的口氣,這樣的語氣與孩子溝通交流,其實是不尊重孩子。
孩子也會學習到父母,當孩子感覺到父母尊重自己,同時又想要獨立時,父母要改變自己的強勢命令式語氣,告訴孩子:“你要聽話,媽媽一生氣,你就去幫我拿衣服,我們一起去吧!”
孩子就會很樂意地去幫忙,反而會更愿意去做父母想要讓他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