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不聽話孩子該不該打,也成了許多家長教育孩子的話題。
在這兒,我會把我教育孩子的感悟總結(jié)一下,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的家長看見孩子犯錯了,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指責,不尊重孩子,這樣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想與家長溝通。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越來越不想與家長溝通,你明知道要好好和他說道理,可是孩子就是油鹽不進,做什么事情都是不想聽。
而且,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如果家長們打不得罵不得,講兩句不聽,孩子只會把你氣得要命,如果家長們能夠有耐心一點,不會一味的用棍棒教育孩子,而是和孩子之間建立起友好相處的關(guān)系。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guān)系,需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我們需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孩子也需要家長的陪伴,如果孩子對你沒有足夠的信任,那家長和孩子之間就會出現(xiàn)很多矛盾。
所以,在日常的相處中,我們要做好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為孩子操勞一生,甚至包辦一輩子,這樣做只會將孩子養(yǎng)成一個不懂感恩的巨嬰,要讓孩子學會感恩。
2、對孩子有足夠的尊重
有些家長面對孩子的一些行為,會產(chǎn)生厭惡、指責的情緒,不管孩子有什么樣的問題,都不愿意去了解、去接受、去反思。
比如:
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是喜歡對孩子指手畫腳,嘮嘮叨叨,孩子很不耐煩,隨口敷衍了事,或者干脆“嗯”“對”;
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總是喜歡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打斷孩子的思路,造成孩子更加煩躁、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在陪伴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喜歡盯著手機,不斷地發(fā)出聲響,或者在孩子身邊盯著手機,孩子的雙手一直轉(zhuǎn)動,無法讓他有足夠的時間集中精力去寫作業(yè);
家長總是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孩子的精神也高度集中,怎么能集中注意力去寫作業(yè)呢?
孩子正處于身體成長發(fā)育期,而看電視、玩手機的習慣是不利于孩子長時間保持注意力集中,尤其是看電視或者玩手機,還容易導致孩子近視眼。
看電視、玩手機久了,眼睛會感到不舒服,從而引起視力下降。長時間看電視,會讓眼睛處于一種固定的姿勢,不會使眼睛處于一種深度的狀態(tài),使得血液循環(huán)變慢,從而無法集中精力。
看電視或者玩手機久了,人的睫狀肌處于一種過度收縮的狀態(tài),而引起的痙攣,就是我們的睫狀肌疲勞。長時間看手機的話,眨眼睛時會導致淚水分泌減少,從而引起眼部干澀、刺痛、眼部疲勞等癥狀。
當然,現(xiàn)在很多家長都知道長時間玩手機對眼睛不好,但有些家長總喜歡拿著孩子的手機,在孩子面前不停地“玩手機”,有時候還文說一些游戲,讓孩子和這些電子產(chǎn)品在一起,只會讓孩子失去原本的天真,讓孩子逐漸失去自信,導致孩子慢慢的性格越來越內(nèi)向。
第二點,在孩子的心里埋下“近視”的種子,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因為沒有一個家長對孩子說過這樣的話:“你看看別的小朋友都不玩手機,你再看看你,看人家學習成績都比你強,你看看你,怎么這么笨!”
孩子不但不服氣,反而在心里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不愛自己,也不理解自己。
這樣的教育,孩子怎么會聽話?
父母認為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成長環(huán)境,如果不想讓孩子因為沒有得到自由成長環(huán)境而受到傷害,就不要一直盯著孩子。
孩子天性本身就活潑好動,你不能在旁邊看電視或者玩手機,孩子會很煩,父母能做的就是在一旁做好榜樣,不要做低頭族。
學會如何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行為,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