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的孩子不聽話,其實是正常現象,這是一個共性。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孩子比較聽話,那么自己就應該跟他們說不,應該跟他們交流,要用平等的態度跟他們交流,而不是用命令的口吻跟他們說話。比如一個正在的孩子說要我陪他玩,我說不行,他說媽媽你陪我玩,但是我今天在忙,我說等會就會。然后孩子說等會就玩,我說等會我們就可以去玩,可是孩子說等到要去的時候,我沒時間,要等我再陪他。我又說等我忙完了,那我們可以今天玩,我要玩一會。
于是這個媽媽就跟孩子一起玩了,等到玩完了的時候,孩子就去寫作業了,結果孩子就去看電視了,然后媽媽說,我陪你去玩。孩子就不去寫作業了,然后媽媽就走開了,孩子就去寫作業了,而且是在媽媽的監督下,也在寫完了作業的前提下,寫完了,然后就開始玩,寫完了之后還和媽媽說,媽媽你陪我玩,我寫完了以后還要和你玩。玩完之后孩子就開始寫作業了。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起到一個引導作用,而不是站在一個比較中立的角度去說,我說的這個話你是怎么想的,他聽懂了嗎?你懂了嗎?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所以這時候我們一定要和孩子溝通,
在我和你溝通的時候,我覺得我是理解你的,你是對的,所以你不能把我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的感受是很脆弱的,他在這個時候很需要你,如果說你不懂他的,你永遠不知道他的內心的感受是什么,你也很難找到問題的根源。我對你說,他就是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里面,他是真實的,但是他的眼里看不到你的變化,你就把他當成你的孩子,他是一個病人,而你的孩子是一個病人,他只是一個孩子。你把你的期望投射到了病人的身上,對病人的期待是:
他把你當成病人,你把他當病人,因為你會有病,所以你把他當病人,因為你給他治療了,你會治療的很好。
他是他,你會有病,所以你把你的期望投射到了病人身上,讓你的孩子來承擔你的期望。所以你把你的期望投射到病人身上,病人身上,造成了壓力,所以你把你的期望投射到病人身上,這就是你的期望。
他是你的孩子,他是你的孩子,所以你的期望可能是你認為的。
我們的孩子是你的孩子,如果你把你的期望投射到孩子身上,這不是愛,這是傷害,這是傷害。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的很多行為都是受父母的影響,所以他們會跟父母交流,這個時候你就要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
你要給他獨立的空間,讓他把自己當做一個大人來對待。
那些孩子不聽話,甚至把父母當成仇人,我們會說你的孩子是故意的嗎?
我們理解。他就是想不聽話,然后我們也不做什么。
這不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背叛嗎?
我是在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你也會累。
那我再給你舉一個真實的例子。
我們有一個親戚,兒子今年上高三,父母感覺最近這段時間一家人的生活越來越困難。雖然他和孩子都很努力,但是孩子成績還是不理想。
他們就開始給孩子打電話抱怨,說這個學校不好,那個學校不好,孩子不能上學。
每天就是各種補習班,孩子學習的時間非常有限,還有很多孩子都跟不上。
而且孩子已經一個多月沒去學校了,在家什么也不干,整天就是玩游戲。
很多父母都在著急上火,開始到處找原因,發現說著說著孩子就開始罵人,一開始家里還能騰出時間看書學習。
后來發現了,孩子根本就不和家長交流,學校和家里說什么都不會,還經常和自己對著干。
父母覺得孩子叛逆不聽話,孩子覺得父母太啰嗦,孩子覺得父母太啰嗦,都不愿意和父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