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了不聽話的孩子,一般的家長都會用以下幾種方式來應對。
01
馬虎大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會不斷的給孩子打標簽,把馬虎當作孩子不用功的標簽,就像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那樣,他們最討厭的就是當聽到別人聽到自己的父母這樣評價自己時,他們會覺得非常的不舒服。
他們會很有壓力,非常害怕自己會做錯,所以會特別的緊張。
聽到這種“貼標簽”的話,會讓孩子在面對自己的父母時,特別的緊張和害怕。
02
責備教育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對孩子進行指責,比如說說你怎么這么笨啊?你看看隔壁某某某,人家早就會背了好多首爾馬,你怎么就不會呢?你怎么就不會呢?這樣的指責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傷害,所以孩子會覺得自己是笨的。
我們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和我們溝通,如果我們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總是帶有一些負面情緒,孩子也會認為自己是不對的,他才會去逃避這些。
02
給予充足的愛
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希望他能夠變得更好,但是有些家長會忽視自己的問題,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他們就會發脾氣,甚至是指責孩子,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很難受的。如果我們不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就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在我們看來,孩子調皮搗蛋,不聽話,不遵守秩序,其實就是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個很正常的事情,沒有什么可怕的,他們只是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問題,所以,他們才會表現出這樣的行為。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幫助孩子,跟他們站在同一個站點,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那么,我們具體該如何去做呢?
一、要知道,叛逆的孩子,真的很無助
我曾經聽一位家長傾訴,他說自己的孩子叛逆到了快要崩潰的地步,孩子喜歡頂嘴,不聽話,一說就罵人,吃飯時也總是磨磨蹭蹭,一催就說要看電視。他讓他做作業,他就跟貓頭一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孩子吃飯時也總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孩子不好好吃飯時,他也會說他很餓,但是他不吃,因為他不想讓人知道他很餓。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難管、難溝通,可是,當我們真正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后,就會發現:
他的所有行為都是在呼喚愛、歸屬感和價值感。
當我們放下對孩子所有的高標準,放下對孩子所有的指責,孩子自然而然會放下所有的對抗,主動跟我們溝通,這時,問題也就解決了。
《PET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一書中提到了一個有效的溝通模式:
當我們的語言表達者能夠準確地表達內心感受時,孩子就能夠聽出我們說話的重點,也就能夠理解父母的想法和感受。
舉個例子,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拿起手機想要玩游戲,父母如果以學習為由指責孩子,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焦慮,有可能會亂發脾氣,更加不理父母了。
如果我們換一種說法,比如當孩子拿起手機想要玩游戲的時候,父母可以說:“手機玩完了,現在該睡覺了,你可以在我規定的時間里玩一會。”
這種說法就是在幫助孩子設定一個對于自己玩游戲的時間,而不是父母隨意更改。
這種方法不僅能夠避免孩子玩手機上癮,同時也能讓父母在玩手機的時候,也能夠有更加合理的限制,這樣一來,就不需要父母提醒和催促,孩子也能夠自己主動放下手機了。
2、父母可以通過玩游戲來幫助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其實父母們也是需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的。
其實父母們可以通過玩游戲來幫助孩子進行延遲滿足,那么家長們可以通過玩游戲來鍛煉孩子的耐心,比如可以通過游戲里的角色扮演,讓孩子知道對于某種食物或者玩具的欲望是需要克制的,如果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等待著其他小伙伴來購買的話,那么孩子也能夠在等待的過程中慢慢的減少自己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