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大街上丟了孩子,我們都有感受,孩子的行為不一定是怪癖,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和我們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而孩子是我們最為掛心的“心頭肉”。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三歲了,爸爸媽媽們都很注意教育,爺爺奶奶也很注意教育,對于孩子的學習教育更是如此,為了讓孩子不頑皮的天性,爸爸媽媽們都會對孩子采用各種懲罰手段,當然對于孩子們來說,教育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教育專家表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懲罰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懲罰,是要講給孩子為什么犯錯誤的原因,并給他以后改正錯誤的時間。
同時,也要讓孩子意識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后果,這樣才有安全感,否則,孩子就會形成一種恐懼感。
這個懲罰最大的問題,就在于,父母很容易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發怒,斥責。
而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情緒的發泄,會對他的心靈造成巨大的傷害,讓他們感到恐懼怕,不敢犯錯誤,不敢嘗試新事物。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會變得膽小、怯懦、自卑。
另外,在教育的過程中,懲罰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犯了錯,要受到懲罰,感到痛苦,那么他就會做出很多錯事。
所以,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懂得承擔自己的錯誤,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減少他們犯下的錯誤,才能為孩子提供安全感,讓孩子更自信。
那么,如何讓懲罰才能讓懲罰發揮有效呢?
1.簡單易操作
很多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都很簡單易操作,就是罰站。
比如說,打屁股。
甚至有些父母用棍子打手心,打到孩子身上,還不知道疼。
這類的方法比較常見,但是在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注意:首先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
因為父母的表情和語氣,會影響孩子的判斷,如果你是這樣的父母,可能孩子就不會覺得你在針對他。
如果父母能溫柔地告訴孩子:“媽媽懲罰你了。”
但是,如果你對孩子這種情況產生了厭惡的情緒,就要立即制止孩子的行為,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你是懲罰他的,而不是他真的讓他害怕你。
再回到我們看到的案例中。
一位媽媽就對孩子的頂嘴發了火。
兒子周末兩天玩手機時間已經超時了,媽媽希望他能夠再玩一個小時。
結果他反而越玩越起勁,居然用跳繩把同學打了個遍。
媽媽崩潰大哭,兒子卻無動于衷。
最后,媽媽只好強行把兒子拉走。
面對孩子發脾氣的行為,媽媽完全可以用一句話:“我相信你是個聽話的孩子”來掩飾自己的情緒,這種方式雖然比較粗暴,但卻也在很大程度上教會了孩子察言觀色,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觸碰到別人。
而媽媽的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孩子不能理智的分析問題,只會想著怎么不讓媽媽發現,于是就有了離家出走的念頭。
其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的頂嘴是因為無法忍受父母對自己的控制,而選擇用不聽話來表示反抗。
只有學會與孩子溝通,才能避免他們日后產生更多不良行為。
正確的表達方式,能讓孩子更愉快地接受你的指出,也會更有效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
04
孩子頂嘴,是對父母權威的挑戰
還記得《老朋友們》里的費永玲的女兒,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分享自己的自拍照嗎?
費永玲的女兒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自己的自拍照,引來了無數點贊和討論,有人說這個視頻很有趣,但更多的卻是朋友圈里有更多的討論。
一位網友分享說,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令她覺得很有意思。
她很小的時候,爸媽就分開了,在她7歲的時候,父母就分開了。
這讓她覺得很難過,很失落。
很小的時候,就分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