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孩子已經叛逆不聽話,并且用消極的方式去對抗家長的管教。
不是孩子不懂事,或者不聽話,是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發。
他們渴望被當作大人,要尊重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此,他們開始嘗試著挑戰權威,對事情進行自己的判斷。
面對父母的管教,他們更喜歡用“我說了算”,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即便他們開始和父母爭辯,也是習慣性的,不會積極的回應,有時候是敷衍了事,有時候則是反抗,甚至變本加厲。
這是孩子在試探父母,也是在學習如何和父母相處。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這三個叛逆期,只不過父母在這三個階段,能夠多留給孩子陪伴和關心。
既是孩子的叛逆期,也是父母和孩子培養親密關系的黃金時期。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父母又該如何和孩子相處,讓彼此的關系變得更親密,互相尊重,并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的成長發展更好呢?
一、什么是“叛逆期”
所謂的“叛逆期”,其實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期”。
“執拗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一般發生在孩子7到9歲左右,這時孩子就會出現這樣的變化:
變得自私、執拗,不再是從前那個小乖乖女,變成了小霸王,愛跟父母對著干;
性急,喜歡跟父母對著干,你說東,他偏要向西;
性器官發育成熟,想要自己吃東西,但是他不想吃,你說不行,他就開始鬧,做各種壞事,各種壞事;
…………
如果您的孩子也有這些表現,那您會怎么做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為什么會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這種現象呢?
家長在處理孩子的"性沖動"時,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味的妥協、滿足孩子,導致孩子的"性沖動"越來越強烈。
很多家長在看到孩子哭的時候,更多的是以讓孩子不敢再哭來妥協。但是,孩子也是有情緒的。孩子的某些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不舒服,就會難過,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很不好。
一味的遷就討好,會讓孩子變成一個非常壓抑的人,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得寸進尺”,首先就要學會好好和孩子相處。
1、學會傾聽孩子
家長一定要學會傾聽孩子,只有這樣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這個溝通就是要注意傾聽孩子,才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當家長在傾聽孩子說話的時候,要學會耐心的聽孩子表達。不要對孩子的話產生分歧,也不要急于否定,傾聽是家長了解孩子的最好方式,家長應該多向孩子傳達一些積極的“信息”。
2、理解孩子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考慮一下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同時,家長也要以平等的姿態去理解孩子,切忌高高在上,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高高在上,產生反感和叛逆的心理。父母要試著用孩子喜歡的方式與孩子溝通,這樣才能找到共同話題,減少代溝的形成。
3、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
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孩子做的任何事情,在父母的心中都有父母的份,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給予尊重,才能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
孩子每個成長階段都需要的是被尊重,在父母尊重的情況下,孩子自然也會尊重父母,有些事情孩子會說出來,就不會有太大的抵觸心理,父母也不要過于擔心,相信孩子的內心,多一些換位思考,這樣孩子才會把父母當成朋友,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父母不要老把孩子的興趣班當做愛好,甚至是在孩子面前說這樣的話,孩子只會覺得父母否定自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并且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讓孩子在真正懂得生活中懂得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