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愛哭不聽話怎么辦?當孩子哭鬧不聽話時,大人就認為小孩子就是不聽話,要大人怎么哄怎么哄,于是就開始用恐嚇的方式嚇唬孩子,其實這種方法的不行。
“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
“不要讓我媽媽親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再不走,你就不要你了!”
很多父母帶著這樣的目的,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事。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對自己的事情都要聽命于大人,以大人的意愿來行事。
這樣的情形,會讓孩子形成一種意識,自己的事情必須要自己做,可是迫于父母的威嚴,孩子也會不情愿地執行,親子關系也會有疏遠的可能。
“我不要你了”
這種情況在生活中很常見。父母帶孩子時,經常會說這種話。
“你再這樣我就把你扔出去”
“不要你了”
“你別走,我不要你了”
“我不想跟你一起玩了”
有時候,孩子會為了逃避懲罰,甚至為了取悅父母而刻意說謊,比如:“如果我不去上學,我就會被媽媽丟掉手機”。
“如果我作業沒完成,媽媽會讓我一個人打游戲”
“如果我不參加比賽,爸爸就會讓我一個人打游戲”
如果,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得不好,沒有朋友,回家后會受到懲罰。
面對這樣的情況,孩子心里自然是排斥的。
正如上面提到的,這位媽媽想讓孩子把手機放下,實際上是想讓孩子知道,自己沒有把手機當做一種重要的物品。
我們不妨設想一下,當孩子在學校中拿到什么獎狀時,是“被同學朋友夸獎”呢?還是“表現得很棒”?
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我們可以用這種更進一步的方法,孩子把獎狀貼在墻上,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夸獎。
當孩子看到自己的好成績,也會通過畫等方式,來獲得獎勵。
那我們就可以和孩子進行這樣的約定:
期末考試取得好成績,媽媽獎勵你一個玩具;
20分鐘之后,媽媽就把這個玩具拿走,你再玩一會;
20分鐘之后,媽媽再獎勵你一次;
20分鐘之后,媽媽再提示一下。
在這樣的約定之下,孩子會慢慢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并且也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次,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最開始對父母是沒有概念的,他們會很容易被父母所影響,并且孩子也會模仿。父母本身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所以,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教育專家曾在他的書中就提到過: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需要家長費盡心思,也不需要時刻強調孩子應該做什么。
只需要孩子在家的時候,父母就不要去看電視、打麻將、玩手機,更不要去監督孩子做作業,這種過猶不及的教育方法很難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
如果家長自身都沒有做好的話,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所以,家長的思維首先要端正,對待孩子要端正。
4
別對孩子要求太高
不要總對孩子說“你必須考第一”,要把對孩子的要求,變成對孩子的要求。
這樣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標準,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寫作業不需要父母監督,自己主動完成作業,成績自然也會好起來。
建議父母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可以休息一會,看看書,然后再陪孩子一起復習。
不要老想著盯著孩子復習,要學會陪孩子一起學習。
不只是監督孩子,有時候陪孩子復習,也是在監督自己。
在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總是催促孩子,多鼓勵孩子,多陪伴孩子。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