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到關于孩子的事我就焦慮。
去年5月,家住合肥的小輝(化名)在一周前便因無法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焦慮,突然看到和小輝手機親密的兩個人擁抱,她之前接受采訪時也有這樣的焦慮經歷,而且我擔心小輝可能會無法適應新的生活狀態,因此開始積極關注孩子的情緒和行為,并給他提供必要的幫助。
這天,小輝的父母和我聯系,問我可以陪孩子玩什么,我就只和他說了三點: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 觀察孩子是否有語言或聽力方面的障礙。2、 如果孩子沒有語言或聽力障礙,家長也不要太著急,盡量以孩子能聽懂的方式和他互動,同時縮短他注視時間的時間。
3、 在活動中發現他與他人有了目光接觸。4、 如果孩子喜歡動物,家長最好在與孩子互動時多做出反應。5、 如果孩子無法改變自己的興趣所在,可以采取轉移法,例如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收到他最喜歡的玩具或他喜歡的圖書放在同一個房間,讓他不在分心。
6、 孩子需要你更多的關注和陪伴。7、 一定不要給他無所事事的機會。8、 不要強迫他做不喜歡的事情,培養他鉆研某件事的興趣。9、 對他感興趣的事情表現出興趣,應當立即給予贊揚。10、 不要問他的考試成績。11、 讓他自己描述考試結束和分數的原因。12、 不要催促他做作業,讓他自己對功課做好規劃。13、 盡量避免孩子與某個異性朋友單獨交往。15、 如果孩子第一次向你提及時,不要立即禁止,而是對孩子表示理解。
在孩子們需要幫助時,不要急于求成,最好是先聽孩子把話說完。這樣做,會讓他們感到被理解,而不再孤單,同時也會增加孩子對你的信任感。
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16、 鼓勵孩子積極思考,而不是消極對待
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積極思考問題,不要怕回答問題。如果孩子答對了,就應該鼓勵他進一步進一步思考。如果答錯了,就應該認真對待。這種鼓勵就是一種鼓勵。
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正確答案,家長們要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是不會做,還是不想學,抑或是哪個知識點理解不夠熟練。不要一下子就告訴孩子答案,而是鼓勵孩子,說“這次學會,肯定能做對”。
如此,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讓他知道如何跟別人交流。
17、
學會適當的控制情緒
父母們經常覺得孩子還小,很多事情沒必要控制。其實,只要教會孩子學會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可以減少很多煩惱。在青春期,許多孩子都會表現出對父母的憤怒,尤其是跟父母關系不好的時候。
父母們可以試試這三種方法,會讓親子關系變得更親密。
1、 說教,不信任
當孩子跟父母對著干,要注意不要說教就是說教的方法,這樣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不愛他,導致親子關系緊張。
正確的做法是先訓斥,然后詢問孩子,問清楚他這樣做的原因。不要急著跟孩子說“不要這樣”,父母要先問清楚原因,是因為跟孩子發生了沖突,還是因為孩子本身叛逆,孩子沒有按照要求去做,而引起了父母的不滿。孩子覺得父母不相信自己,進而拒絕跟父母溝通。
用平和的語氣跟孩子交談,給他們講清楚道理,是解決問題的重要一步。也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辦法。
2、 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跟孩子做朋友,理解孩子的感受,試著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跟他們成為朋友,敞開心扉,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
作為父母,要注意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
只有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他們才能更好的幫助你。
3、 教育孩子有正確的方法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以及教育方式,都將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正確的教育方法,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