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鬧不聽話,或者頂嘴吵鬧,有的時候父母說兩句孩子就不愿意動了,父母不知道怎么應對。
比如最近有個育兒專家針對這個問題說,如果孩子平時就經常看電視,不玩游戲,你要是說他,他可以頂撞,讓你不痛快,你可以換一個方法。
孩子通常是不會聽的,總是說:我不聽!而且還會常常跟父母反著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情況的話,那么父母就需要反省一下了,自己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這些話。
父母對孩子說這些話的時候,是在否定孩子,孩子認為自己很重要,覺得自己才是重要的。
可是,否定孩子不僅不會讓孩子更加重視,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的愛失去信心。
這種情況下,你要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對待,而不是被命令或者被支配。
你可以和他討論,
你覺得他這次考試怎么樣?有沒有進步啊?
孩子覺得自己有進步,是因為父母對他的認可。
孩子感覺自己很重要,覺得自己很重要,才會更加努力學習。
孩子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喜歡催促孩子,他們總是催促孩子學習,然后把他們認為重要的事,
變成了孩子的事。
而孩子只是被父母催促著學習,
卻沒有自主能力。
當他們沒有父母的督促,就不會主動學習。
所以說父母總是嘮嘮叨叨,和孩子說話,其實是非常容易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一件事。
可是很多父母總是習慣性地用自己的強勢,壓制孩子,讓孩子屈從。
也就是說,父母用這些話來打擊孩子,
其實是在扼殺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想要孩子有強大的內驅力,父母就要先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讓孩子主動去完成自己的事情。
樊登曾說:
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程序感,而這個程序感就是要在自己能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得到相應的回報。
這個過程就好比建造一座城堡,地基上的知識是什么都是通過手的不斷地重復和整合而建立起來的。
父母要想讓孩子走出試卷,就要幫助他們建立屬于自己的內驅力,當孩子擁有足夠的內驅力之后,成績自然也會提高。
2.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如果長期沉迷于手機,那么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內向,時間長了,甚至會變得抑郁。
孩子會變得不愛說話,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父母分享,這樣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這種情況會發生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孩子的身心健康會變得越來越差。
孩子還小,思想還不成熟,但是對于很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父母應該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不能夠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
只有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好教育。
3、飲食和作息規律不健康
在吃飯的問題上,很多父母會選擇給孩子選擇優質的,更加健康的食品種類,但是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很想要這些美味的食物,因為他們有可能只是喜歡吃路邊攤上的零食,所以不知道如何挑選,但是吃完后,他們會覺得自己好像確實沒有那么脆餅當中的食物,但是卻想吃更多一些,自然而然他們就不會排斥飲食的問題了。
所以孩子吃零食不健康的原因,其實都是父母們不知不覺中造成的,而這正是幫助孩子提升自我的一個契機。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有充足的飲食和睡眠,而不是放任自流呢?
1、父母要學會和孩子說“不”
一個很聰明的人,做事立刻宏大論起來,無論是大事小事,都會較真,如果你說“不”,他的心里就會不舒服,這樣的他就會下意識地放棄偏激的思維,想著“我不行,你也不能”。
2、父母要堅定地告訴孩子說“不”
當然,父母也要在心里告訴孩子,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為了安全,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需求。